奧密克戎已成為主流,新加坡如何應對

2022-01-27

新加坡在不斷放開其他疫情管制措施,有條件地縮短隔離和免除隔離等措施的同時,口罩漸漸變成了新加坡最後的堅持。

目前,在新加坡,奧密克戎冠病毒株已取代德爾塔毒株,成為在新加坡傳播的主要毒株,新加坡在公布病例數據時也已不再區分是否奧密克戎病例。新加坡1月23日新增確診3496起起冠病確診病例,新加坡衛生部22日還發布了首例奧密克戎死亡病例。新加坡衛生部預計,接下來數周內,新冠確診病例可能會激增,每兩三天就翻倍,甚至可能達到每天至少1萬至1萬5000起新病例。雖然挺過了德爾塔的衝擊,但面對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醫療系統是否仍然能夠安然無恙?新加坡為此做出了怎樣的準備?

基於科學,減少患者隔離天數,陽性入境也將更容易

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在1月21日的記者會上宣布,當局接下來每天將公布兩個病例數字,一個是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確診的病患人數;另一個是在家庭診所通過快速抗原檢測(ART)檢測中發現的病患數字。可想而知,這個新數據更能反映感染的真實情況。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數據,截止到1月22日,過去28天,新冠病毒感染者共22712例,其中99.6%無症狀或者輕微症狀,0.3%需要吸氧,0.04%入住ICU,0.03%死亡。有研究報告顯示,奧密克戎的潛伏期很短,只有3天左右。先前曾感染過或打過疫苗的人,即使不幸感染,症狀也多屬輕微。

王乙康在1月21日的記者會上還宣布,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的研究顯示,雖然奧密克戎更加容易傳播,但是患者攜帶的病毒載量一般都較低,而且康復得很快,因此當局決定縮短一部分病患的隔離期上限。據《聯合早報》報導,「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也說,感染奧密克戎的病患染病第七天病毒載量就會降到極低,而且無法再從他們身上收集的樣本中培養病毒,顯示患者不再具備傳染性。這比感染德爾塔變種毒株要快得多。」

今後,一般患者的隔離期將從原先的10天,縮短為7天。條件是已經完成了疫苗接種,身體狀況良好,病症輕微。恢復良好的,甚至在確診72小時後就可以結束隔離,只要快速抗原檢測(ART)結果為陰性,就可以恢復正常活動。只有未完成疫苗接種者仍需要隔離14天。

王乙康說,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沒有給醫療系統太大負擔的情況下,應對這一波大型感染,最需要的人才能獲得醫護資源。」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將向PCR檢測陽性的,但實際已沒有傳染性的康復患者進一步開放邊境。衛生部近日有關文告說,隨著全球病例增加,近期康復的人也會增加。「患者康復後,也可能會繼續脫落病毒碎片,這會導致冠病檢測呈現陽性,但實際上他們已經不具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完成疫苗接種、又剛康復的人,有較高的冠病免疫力,重新感染的可能性也較低。因此,在1月24日起,入境的旅客,近期的冠病康復者且已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只要能出示相關證明,就能豁免新加坡所有的入境檢測和居家通知要求。也就是說根據情況,只要打過疫苗,沒有傳播風險,陽性也可以免除隔離和檢測。

可能造成醫療系統崩潰的炸彈

新加坡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在1月21日的記者會上公布,新加坡迄今仍有約12萬名20歲以上的民眾沒有接種冠病疫苗,他們大部分是選擇不接種,只有少數人是出於健康原因,而無法接種。據衛生部數據,截止到1月21日,新加坡可以接種的人群中91%已經完成接種,總人口則有88%的人都完成了接種,55%已接種了加強針(第三針)。早前政府還呼籲民眾儘量選擇莫德納疫苗作為加強針,因為研究顯示莫德納疫苗的效果比起輝瑞有輕微優勢。

疫苗可以減輕症狀,各項研究所稱的「奧密克戎致病性弱」,是在全程接種mRNA疫苗、產生有效抗體的前提下。不然就會像上海傳染病專家張文宏說的那樣,免疫力不足,奧密克戎「會咬人」的。世界衛生組織早前也警告說,切勿認為奧密克戎是溫和的,在免疫力不足的情況下,它最終也會導致人們入院和死亡。

王乙康說,不少未接種者認為他們人數不多,就算確診後出現重症或死亡也不會給醫療系統造成負擔。然而,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疫情爆發至今,入住ICU的患者中,未接種或未完成接種者所占比率一直維持在三分之二。當確診人數數以千萬計時,重症者只占微小比例,也會拖垮醫療體系。未接種者出現重症或死亡的風險也遠遠超過已接種者,而且這個風險還會隨著年齡增加。

堅持不打疫苗的群體中,有一部分人擔心,這個被世衛組織批准緊急使用的疫苗的安全性問題。據有關新聞報道,今年1月18日,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上,因發現核糖核酸(RNA)的催化性質而獲得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美國生物化學家托馬斯•切赫(Thomas Cech)聲明,研發和生產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技術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是安全和成熟的,而且科學家目前已經能在很短時間內,研發出對抗新型病毒的疫苗。輝瑞和莫德納疫苗已展示了mRNA技術的安全性。

mRNA疫苗雖然是在新冠爆發後才被民眾所認識,實際上在學界已經經過了數十年的研究。千年技術獎2008年得主、莫德納聯合創辦人之一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也出席了這次研討峰會。據《聯合早報》報導,蘭格在會上說:「我們早在1970年代中期就開始製造納米顆粒來傳送較大的分子,當時人們認為這不可能,但許多不同領域都開始這樣做。這是後來發現mRNA疫苗的契機,量子生物學和化學的成果讓我們能改變mRNA,並很快設計出疫苗。」切赫也說,mRNA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實驗室里許多學生都可以在一周內為病毒進行排序,並以此為基礎製造對應的疫苗,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缺乏疫苗研發技術,而是在於溝通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切赫的意思是,這方面科普的缺乏,使得科學家與大眾之間出現了溝通的問題,應該增進人們對相關科學技術發展的理解,從而鼓勵人們接種。而且由於疫苗是在健康人群中使用的,各國在批准疫苗時都採取了比其他藥物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不良反應的機率必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才能通過審核。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自疫苗大規模推廣以來,就持續發布疫苗安全報告,1月19日發布了第9份冠病疫苗安全報告。該報告稱,截至上月底,共有221萬7161人已接種了追加劑,當局共接獲401起針對輝瑞/復必泰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占注射劑數的0.03%;針對莫德納的不良反應報告172起,同樣占注射劑數的0.03%。5歲至11歲人群,上月已施打2萬多劑冠病疫苗,其中不良反應6起,占0.03%。這6起不良反應包括3起蕁麻疹和眼皮、面部及嘴唇腫脹等過敏反應,以及頭暈、發燒和呼吸急促各1起,沒有孩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下,各國政府都在努力遏制病毒傳播和確保民生經濟之間掙扎。目前為止,最好的辦法也就是推廣疫苗,很多國家為此都實施了疫苗差異化管理措施,鼓勵和迫使人們儘快接種疫苗。

防疫的底線在於,保障醫療系統不崩潰。在新加坡奧密克戎代替德爾塔成為主流毒株之後,不打疫苗的群體就很有可能構成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衝擊醫療體系。個人預測,在個人選擇自由和公共衛生安全之間,如何選擇的議題,會逐漸上升到倫理道德的高度。

疫苗設有效期,戴口罩會堅持到最後

新加坡是最早訂購mRNA疫苗的國家之一,去年以來防疫政策就更是倚重疫苗,下半年就開始逐步推行疫苗差異化管理措施,今年年初則更為強勢推行這種差異化管理措施,這意味著沒有打疫苗的人將面臨巨大不便,並且有可能會因為無法返回工作場所而失去工作。疫苗差異化管理措施對於沒有打疫苗的人來說,只有合理原因才能豁免。

今年1月15日起,所有沒有打疫苗的人,即使檢測陰性也都不能返回工作場所。當局建議僱主安排他們在家工作,或者給他們無薪假期讓他們有時間去打疫苗,但是由於員工無法在工作場所履行合同而終止合同,將不被視為「不當解僱」。在這樣的政策指向下,相信不少未接種者會面臨被解僱的命運。此外,新加坡當局還為已接種疫苗者設立了有效期,今年2月14日起,完成接種冠病疫苗9個月後沒打追加劑的公眾,接種狀態將轉為「未完成接種」。去年10月13日起,新加坡沒有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就開始不能進入購物中心和大型獨立商場,不能堂食,也不能進入景點。並且,衛生部宣布自去年12月8日起,那些可接種疫苗卻堅持不打針的公眾一旦感染冠病,就必須自行支付醫藥費。

新加坡在不斷放開其他疫情管制措施,有條件地縮短隔離和免除隔離等措施的同時,口罩漸漸變成了新加坡最後的堅持。新加坡在疫情初起時,曾發生過市面上口罩奇缺的現象,當時當局並不鼓勵普通民眾戴口罩,呼籲大家要「負責任地使用口罩」,把口罩留給染病者和醫護前線等高風險人群。隨後隨著形勢的變化和認識的改變,新加坡政府開始給「戴口罩」的行為賦予法律強制性。迄今為止,新加坡人外出,在任何場所,無論是工作場所還是學校,都必須戴好口罩,否則就構成違法。公共衛生專家大多預測,新加坡儘管不斷推進開放,但這種「與病毒共存」的思路是講科學和講實效的,口罩可能是最後才會解除的措施。新加坡國立大學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預測說,在至少未來的兩三年內民眾還必須戴口罩。

新加坡雖然堅持「與病毒共存」的路線,但並非掉以輕心,政府目前仍致力於擴建醫療設施,加強醫療體系應對能力,預購冠病藥物,興建疫苗工廠,還有很多工作在看不到之處默默進行,例如定期監測每棟建築民用污水排放中的病毒數量。但是,與防疫有關的一切決策都是基於科學實證的,而非基於想像和恐懼,以及個別例外。

正如陳思賢(Kenneth Paul Tan)所著的《新加坡模式——城邦國家建構簡史》一書所寫的那樣, 「新加坡故事」的官方論述強調,國家細小,資源缺乏,時刻面對各種威脅。為求國家生存,新加坡政府以實用主義哲學(pragmatism)與用人唯賢精神(meritocracy)這兩大原則行事。這種管治哲學強調兩點:第一,國家之生存不應受某一特定意識形態與道德價值觀所羈絆;第二,國家必須廣納人才。這種管治哲學也體現在有關防疫的一切公共政策制定中。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世紀大案」:7劫匪持械闖豪宅搶$434萬財物,包括$358萬加密貨幣!案件細節曝光
  • 一大波人選擇離開新加坡回國!真實原因曝光~
  • 兩年來吃屎充飢,幼女被親父暴打致死,後媽見死不救,說「非親生的我愛不了」
  • 新加坡8個免費遊樂場就在你家樓下!周末遛娃好去處千萬別錯過~
  • 尚達曼:新印關係日益加深 讓兩國之間出現更多商機
  • 與50親友聚餐慶生 本地腎病末期男子實現最後心愿
  • 宏茂橋馬西嶺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下 已逾九成住戶選擇申購替代組屋
  • 逾87萬人已申請加入健康SG計劃
  • 發文指竹腳婦幼醫院流產虛假故事 27歲婦女將被控
  • 瓊州天后宮選舉如期舉行 冀新董事會把重心放在海南社群福祉上
  • 警方在短短四小時內逮捕一偷車賊
  • 發布竹腳婦幼醫院流產謠言 27歲婦女將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