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樂齡人士繼續在社會占有一席之地 「特慢收銀處」給新加坡的啟示

2024-08-30

新加坡將在2026年邁入超老齡化社會。(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加坡將在2026年邁入超老齡化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在65歲及以上;到了2030年,更會達到每四人就有一人在65歲及以上的水平。

如何因應即將到來的超老齡化社會,社會上的相關討論不少。

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讓樂齡人士保持活躍,是降低失智和其他疾病風險的良藥。

因此,避免年長者產生「老了沒有用」的想法,讓他們能繼續在社會上立足,有尊嚴的生活,是不少相關政策的初衷。

在硬體設備方面,新加坡下了不少苦工。

但在心件部分,我們還有哪些可以反思之處?

日本社會同樣面臨超老齡化難題,近年來,當地有不少大型超市和商家開始設立「特慢收銀處」,這種做法對老年人所展現的貼心,也許值得我們借鑑。

所謂的「特慢收銀處」,顧名思義,就是讓顧客慢慢付錢,一切不急不躁,和人們印象中越快越好的收銀台截然不同。

特別設立「特慢收銀處」,是因為當地有不少業者留意到,有年長者在付款時因手腳太慢,遭後排其他顧客抱怨而倍感壓力,甚至會因害怕打擾到他人,再也不敢出門購物。

「特慢收銀處」正是為了讓「手腳慢」的樂齡人士能自信地購物結帳,不必因他人催促的眼神而感到不好意思。 至於趕時間的人,則可到一般櫃檯結帳。

據日本媒體報道,當地收銀員指出,他們在「特慢收銀處」招呼過最慢的顧客,甚至可能花超過20分鐘結帳,但收銀員會主動緩和氣氛,和老顧客閒話家常,為的便是鼓勵他們繼續勇敢走出家門,下次再光顧。

日本有許多超市和店家開始設立對年長者友善的「特慢收銀處」。(網際網路)

「沒關係,您慢慢來」

「特慢收銀處」當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發明,但這樣一個小小巧思,卻能延伸出整個社會所該給予年長者的體貼。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分秒必爭,但衰老的生命歷程,無可避免會導致個人被迫「減速」。

「特慢收銀處」這種「沒關係,你慢慢來」的體貼,或許就是新加坡未來邁入超老齡化社會,能加以融會貫通,注入每個社會角落的元素。

在高速之中,保留慢的元素,讓樂齡人士有尊嚴地生活,在社會上適得其所。

英語有句諺語——「舉全村之力,養育一個小孩」(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在超老齡化社會,這句話或許得再改寫成「舉全村之力,讓樂齡人士有尊嚴地生活」。

新加坡人必須開始體認到,再過不久,新加坡就會是個樂齡人士成為「主流」的社會。

讓年長者能有尊嚴地在社會上活動,避免他們自己和外界該他們貼上「老了就無用」的負面標籤。(聯合早報)

面對年長者的慢,我們得開始有更多的同理心。

在公共運輸上下車、進出站刷卡,排隊買東西或在路上步行,面對前方行動較緩慢的樂齡人士,多點體諒,少點抱怨,這能大大加強他們繼續在外頭走動,參與社會活動的信心。

數碼化很便捷,掃碼點餐很先進,但在快速飛躍的節奏之中,何不考慮保留一些年長者在生命長河中更熟悉的傳統方式?讓他們能手動點餐,讓他們能用熟悉的方式結帳,讓他們不必手足無措,不必因著他人催促的眼神,而陷入「老了無用」的負面情緒。

商家的菜單或商品資訊的字體,何不設計得大一些,在設計考量與友善老人之間取得平衡,讓他們無須因為眼前一片模糊而充滿無力感。

有些菜單字體太小,患有老花眼的年長者看起來相對吃力。(聯合早報)

社會講求效率,追求便利,習慣汰弱留強,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適度保留慢的元素,是我們能回饋給曾為社會付出心力的年長者的溫柔。

「沒關係,您慢慢來。」


相关文章

  • 真實記錄,我在新加坡受鞭刑的全過程!要向執行官說「謝謝」
  • 新加坡建築公司注意了!必須註冊CRS系統,否則無法申請WP/SP!
  • 最新一輪CDC優惠券派發!皇后手把手教你拿,再附上各大超市釋出的好康!500元這樣花~💸
  • 比爾·蓋茨盛讚:新加坡確實令人讚嘆,迫不及待想再來
  • 新加坡打工人要更加努力了
  • 新加坡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 四海傳福 新加坡這家百年醫院,為何以閩人的名字命名?
  •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 比爾·蓋茨新加坡對話:當AGI重塑教育未來,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