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一份調查顯示,本區域家辦中,大部分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比率高達59%。
亞洲財富管理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新加坡的銀行和家族辦公室紛紛爭奪人才,以在這個增長快速的行業中,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
受訪銀行都看好財富管理髮展,尤其是財富轉移至下一代和遺產規劃業務,高凈值人士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有增無減。
新加坡銀行執行長巫毅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該銀行繼續在旗下三個中心——新加坡、香港和杜拜大力招聘。截至今年6月30日,銀行客戶服務經理人數比一年前增加約10%,穩健朝著明年底前把團隊增至500人的目標。
巫毅盛說:「這是我們捕捉不斷增長的亞洲財富的策略之一,通過抓緊各種財富機遇,推動銀行本區域的業務發展。」
星展銀行財富規劃家族辦公室保險解決方案集團主管李文修受訪時指出,隨著市場對傳承和遺產規劃的需求增加,銀行預計家辦領域將持續增長。據他觀察,越來越多超級富裕家族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
總理黃循財3月初曾在國會上透露,截至去年底,新加坡約有1400個單一家辦獲得稅務優惠。
亞洲家辦總裁年薪介於15萬8001至50萬元
根據畢馬威(KPMG)和家辦諮詢公司發布的《2023年全球家族辦公室薪酬基準報告》,本區域家辦中,大部分在新加坡設辦公室,比率高達59%。另14%家辦在香港設辦公室,其餘則設在印度、馬來西亞、泰國,以及巴基斯坦等。
多數亞洲家辦總裁擁有投資管理背景,比率為36%;另27%擁有銀行業背景。他們的年薪介於15萬8001至50萬元。
本地家辦面對私人銀行業者競爭
2020年至2022年期間,新加坡家辦領域快速增長,促使金融業出現搶人才的現象。一些家辦以高薪吸引人才,導致一些金融機構的職員集體跳槽。
不過,過去兩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兩次調高對家辦資產管理規模的門檻。Dentons瑞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兼營運長劉家銘律師此前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有鑒於家辦每年必須達到最低20萬元的開支要求,一些富裕人士認為,通過私人銀行管理投資其實會更好。
據了解,本地家辦也在薪酬方面,面對與銀行競爭的壓力。單一家辦的薪酬配套,通常低於銀行,這使得家辦在招聘頂尖私人銀行從業員時,面對困難。
市場人士透露,相比其他較成熟市場,本地家辦給予的酌情花紅(discretionary bonus)一般較低,最多相當於三個月薪水,在其他較成熟市場,酌情花紅相當於三個月到六個月薪水,甚至長達一年。
全球金融業者都要爭奪財富管理大餅
目前,全球許多銀行都在效仿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和瑞士銀行集團(UBS Group)的做法,通過加強財富管理業務,來確保在金融市場動盪時,繼續取得營收增長。
日本最大券商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也準備進攻財富管理領域。據彭博社報道,這家券商的數千名零售銀行從業員,已從面向大眾投資者轉為服務富裕人士。
野村控股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杉山谷(Go Sugiyama)告訴彭博社,裁員時代已是過去式,公司正積極招聘中層人士,並且對收購其他公司以擴展業務持開放態度。
資料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