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加坡武装部队
双方参演军队围绕伪装渗透、目标勘察、医疗救护、城镇作战等反恐技能展开混合编组训练,并展开军事专业交流和战术训练,进行联合城市突袭演练。
突击队项目训练包括高楼建筑绕绳下降、拆卸枪支和基本医疗训练等。
新加坡陆军向中方人员介绍新加坡的军备,包括M203榴弹发射器和自主研发的SAR21型突击步枪等等,吸引了不少中方参演人员的兴趣。
图源:新加坡武装部队
此外,2009年、2010年以及2014年,两国陆军曾三次进行联合军演。
随着这些年,新加坡和中国的军事来往更加频繁,合作参演的项目也不单单只限于陆地战,更是在逐渐朝着海洋方向扩展。
对于新加坡和中国来说,每一次联合军演都标志着,未来新加坡和中国将在军事层面,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2014年的军演在南京军区某综合训练场进行
新加坡,东南亚第一军事强国?
新加坡
前几年,一份榜单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虽然,新加坡只是个人口不足600万,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小岛国。
但是,在军事上,新加坡却能在东南亚10国中排在前5、世界前30的水平!(有些年在东南亚榜单里甚至冲进了前三!)
图源:seasia.stats
甚至,中国的一份杂志,还将新加坡称作是“东南亚头号军事强国”......
作为一个“小红点”,周边又被两大穆斯林国家——马来西亚和印尼环绕。
新加坡能一直维持强盛,在地区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原因只有两个——维持全民服役+愿意花钱更新武器。
图源:海峡时报
1)新加坡“全民皆兵”
新加坡人口不多且军事力量有限。因此,在建国后,李光耀立即邀请以色列、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帮助推动新加坡建立国防军。
上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当局就请以色列派人到国内帮助新加坡训练本国军官和其他军事人才。
新加坡装甲部队第一批军官当时被送到以色列受训,图源:X@historyogi
建国之后,新加坡也引入了“国民服役”制度。根据新加坡兵役法规要求,所有年满18岁的公民和第二代永久居民必须服兵役。
在2年服役期间,一批批男性受训基本军事训练,包括以班、排、连、营为单位逐级进行军事训练和协同配合,也包括实弹射击等项目。
图源:Army Technology
2年后这批人退役,转为预备役部队,但必须同时定期接受预备役军事训练,保证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最基本的战斗力。
在同时期服役,有着一样的经历,也凝聚了新加坡人的国家荣誉感。这确保了绝大部分的新加坡男性,在国家遇到危机时,都真的能提枪上阵保卫家园。(有部分人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做后勤或文职工作)
图源:CNA
来自《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加坡有全职军人大约71000人,预备役大约35万2000人。
这就让新加坡保持了一支精干的现役军队,和人数较多成员都为退役军人的预备役部队。这支规模相较于邻国相当庞大的部队,让新加坡战时能进行快速动员参战。
另外,新加坡的义务兵役制度,也确保了新加坡平时不会因为养太多军队而出现军备开支负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