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2024-09-02     静姝     18011

尤为适合创业者、企业家、商务人士、有经济实力的人士、中产家庭办理。

这一方式的优点在于见效快,最短3-6个月就能拿到EP,注册资金最低5万新元即可。但缺点在于需先管理公司,为新加坡做贡献,后续开销大,然后再申请PR。一般大家默认2年后申请更容易通过。

PIC自雇:

自己在新加坡注册私人公司,主营金融类投资,作为股东或董事拿到Entrepass。看起来和自雇EP好像是一样,但其实还有一些不同:

1. PIC自雇又被称为“小家办”,需要注册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作为理财投资,你甚至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公司;

2. 投资金额起步100万新元;

3. 申请人不用雇佣额外员工或办公场所,运营成本低,后续开销小。

PIC自雇,相比自雇EP,是先难后易。但对申请人没有限制,只要你有钱,就可以。

5 方式五:投资移民

这个基本就是富豪的专属,和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大家了解下就好。

GIP,Globa Investor Programme:

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简称GIP,为有意从新加坡推动业务和投资增长、并符合资格的全球投资者授予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t,简称PR)。需要拥有丰富的商业记录和成功的创业背景方能符合资格。

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优点在于可以一步到位的拿到新加坡PR,并且家属也可以直接获得PR身份,不需要其他的身份过渡。

但是在于投资金额高,对于申请者的从商背景和行业也有着明确和极高的要求。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公布的数据,2020-2022年,平均每年有60名投资者通过GIP获得新加坡PR。

截至去年年底,新加坡全球投资者计划(GIP)的投资者已通过经批准的基金向新加坡公司投资了9亿5000万新元。可见,对于有钱人来说,这都不是事。

GIP计划,提供3个方面的投资移民选择:

商业实体

投资投资不少于1000万新元,设立新商业实体或扩大现有实体业务。

基金投资

投资不少于2500万新元,在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精选基金。

单一家族理财办公室

在新加坡成立一家管理不少于2亿新元资产的单一家族理财办公室,并将不少于5000万新元投入4个投资类别中。

据黄循财说,截至2023年年底,新加坡已经有14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了。

6 方式六:家属移民

正规来说,家属移民就是身为新加坡准证持有者(EP、SP等准证)的家属,可以在准证持有者的担保下,通过家属准证DP/LTVP的方式来到新加坡。他们不可以申请PR,只能作为准证持有者的附属,一起申请PR。

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另一种合法的方式,就是结婚移民。作为新加坡人的配偶,是可以直接申请PR,移民新加坡的。

但要注意,不要为了移民而结婚。新加坡严禁这一行为,并将假结婚正式列为犯罪行为。假结婚或是协助他人假结婚的人,一旦被发现,将被罚款最高达10000新元,或判处最长10年的监禁。

此外,如果是新加坡居民或新加坡PR的年龄在21岁以下的未婚子女,再或者是有新加坡永久居民的父母,都可以通过亲属移民的方式来申请公民身份。

7 方式七:艺术英才移民 ForArts计划

外国艺术人才计划 (ForArts) 于 1991 年推出,旨在表彰杰出的国际艺术专业人士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PR),以表彰他们的文化意义和贡献。这一计划是艺术家的专属,除非你有超高的艺术成就,不然很难符合条件。据说演员巩俐、李连杰等人都是该计划的受惠者。

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要获得 ForArts 计划的申请资格,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最低标准:

拥有实践领域的相关培训/教育

拥有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设计和/或媒体领域的相关专业经验,并取得杰出成就

为新加坡的艺术和文化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在领导层面参与当地事务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

有具体的未来计划参与新加坡的艺术和文化领域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除了具备在推动当地艺术和文化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和这样做的决心外,还必须表现出良好的品格和为同龄人树立榜样的能力,才能在该计划下获得支持。

结语

新加坡每年都会公布前一年获批的PR人数,通过过去10年的数据可以看得出,每年获批的PR人数都保持在3万人左右。

最容易拿到新加坡PR的方法在这里,不能错过的新加坡移民方式大总结,纯干货

结合早前人力部透露,以及以上信息,PR申请者主要考量的几大因素和优势:

申请者的年龄;

家庭背景;

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融入本地社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