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來新加坡就破產,或許真不是一句玩笑話!
據新加坡律政部的最新數據顯示:
今年(2024)上半年,新加坡破產申請人數達到了2334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
(圖源:Ministry of Law (MinLaw))
自從冠病爆發以來,新加坡的破產申請數量持續上升。
具體來說,2020年冠病爆發的第一年,新加坡的破產申請人數約為2833人。
而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已增至接近4000人,創下了18年來的新高。
(圖源:Ministry of Law (MinLaw))
根據今年的趨勢來看,全年申請破產的人數預計將超過4000人,可能會打破去年的紀錄。
僅在上半年,短短6個月,申請人數就已經達到2334人。總共是181天,平均算下來的話,每一天申請破產的人數是大概13人。
與此同時,從今年1月到5月,已有100多家公司申請被遭強制清盤,這表明自願破產和公司強制清盤的數量都有可能創下新高。
除了自願申請破產和遭強制清盤外,到6月30號為止,在新加坡還有9903人處在這個破產的狀態。
新加坡總共人口是500多萬,除去WP准證和老的小的,竟然有將近1萬人仍是處於破產的一個狀態!
因為在新加坡申請破產其實還挺簡單的,只要債務數額超過15000新幣就可以申請自願破產,或者你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你來破產。
或是就拿個人來說,欠了各種信用卡債達15000新幣,發現自己完全還不出來,那就可以自願申請破產。
有注意到一個現象。
不少年輕人因無法償還貸款而申請破產
新加坡融資服務平台ROSHI對3000多名通過其平台申請個人貸款的用戶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有58%在申請個人貸款時已有未償還的無抵押貸款。大多數人的拖欠金額在1萬至5萬新元之間。
從年齡分布來看,調查對象中有三分之二屬於25至39歲年齡段,40歲以上占19%,而18至24歲的占15%。此外,超過80%的借款人擁有全職工作,只有3%是無業人士。
一些年輕人由於欠下高額卡債務,一度想申請破產,以為這能解決所有問題,認為首次破產者在三到七年內就能脫離窮籍。
對此,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財務規劃公司SingCapital執行總裁謝詔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提醒過:
「破產應該是最後出路,不應將它視為擺脫債務的簡單途徑。」
申請破產之後會怎樣呢?
如果你申請破產被被判入窮籍,你將面臨一系列限制。
首先,你將不能擔任公職,即使你之後找到工作,也不能在任何公司擔任高級職位。
此外,你的出國計劃、信貸評級、房貸申請和就業前景都會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你的所有資產,包括房產和其他財產,可能會被抵押或交由相關機構管理。
比如,一名破產者希望用公積金普通戶頭的儲蓄購買房產,必須先獲得官方受託人 (official assignee) 的同意,因為他的所有資產都由官方受託人管理。
儘管一旦申請破產獲批,債務和利息將被凍結,債主也不能採取法律行動,但破產者每月仍需向官方受託人償還指定的欠款。
解除破產後,破產者還需面對重建良好信用的挑戰,這可能比預期的要困難得多!
既然如此,為何仍有那麼多人選擇申請破產?
是因為隨著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政府的許多財務援助措施也隨之結束。
在疫情期間,新加坡政府推出了數十億美元的支持計劃,包括延長對法定要求的響應時間和提供未償債務的信貸支持,這些措施曾為債務人提供了臨時救濟。
因此,與2018-2019年的上升趨勢相比,疫情期間的2020-2021年破產率有所下降。
但隨著新加坡逐步停止這些疫情期間的援助措施,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經濟放緩的累積效應,以及持續的通脹和高市場利率,生意陷入困境。一些企業主選擇申請破產,寧願面對破產而不讓債務不斷累積。
此外,經濟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2023年新加坡經濟增長略微達到1.1%,避免了衰退,但相比於2022年的3.6%增長,仍有所下降。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2024年預算演講中提到:「未來一段時間,新加坡將在更加不穩定的外部環境中運作,這種環境將比過去三十年更加不利於我們的安全和繁榮。」
對此,你會怎麼看?歡迎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LEO丨編輯
CH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pixabay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