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洞察」:新加坡賦能汽車製造走向國際市場

2024-09-09

對於有意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企業而言,獨到的投資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風口行業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出海企業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新加坡汽車智能製造業的發展優勢,旨在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應對企業出海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新加坡首個電動車製造廠落地

新加坡始終將製造業視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眾多電動車企業為了深化科技創新,紛紛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基地,此前,現代汽車集團在新加坡打造的創新中心也標誌著新加坡首個電動車製造廠的誕生。

該創新中心,即新加坡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Hyundai Motor Group Innovation Center Singapore,簡稱「創新中心」),位於充滿活力的裕廊創新區,占地8萬6900平方米,以「智能城市移動出行中心」為設計理念。

創新中心擁有約280名員工,通過整合機器人、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約一半的業務將由200個機器人完成,年產能高達30,000輛電動車。與傳統生產鏈相比,員工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每人可負責50多個工作事項。

通過實時同步虛擬與現實世界,實現人類與機器人的創新協作。員工可以在虛擬空間或元宇宙中模擬任務,而機器人則在實際生產線上完成超過60%的部件流程管理、訂購和運輸等工作。

政企校三方合作助力行業發展

現代汽車創新中心的成立,再次證明了新加坡在創新和先進位造領域的實力。中心將與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合作,研發和實驗新型製造技術,增強新加坡汽車產業及製造業的生態體系。創新中心已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在新加坡建立首個三方「企業實驗室」,推動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構建協作共享的未來移動生態系統。

現代汽車集團CEO張在勛表示:「我們的產品不僅在新加坡製造,更是藉助創新技術『智』造而成。依託新加坡的前瞻性政策和基礎設施,我們將通過企業實驗室,成為新加坡人才和企業走向全球的孵化器。」

創新中心還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和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讓新加坡中小企業參與其中,共同開發先進位造解決方案,為新加坡移動出行業帶來獨特的發展前景,使其從傳統汽車行業中脫穎而出。

在新加坡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創新中心將致力於培養本地人才,並通過開放式創新生態系統,促進與研究機構和大學的交流合作。這種知識共享將推動創新中心更好地發揮研發機構的作用,為電動汽車和智能交通開發面向未來的多元化商業模式及可持續生產解決方案。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