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免簽政策顯著推動了中國的旅遊熱潮,今年7月,新加坡迎來了超過新冠疫情前高峰的中國旅客數量。自2月9日起,新加坡與中國實施了30天的互免簽證政策,這一舉措已經顯現出積極的效果。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旅遊局國際司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透露,隨著夏季旅遊季的到來,7月份有41萬2950名中國旅客入境新加坡,相比2019年疫情前的38萬9500人次高峰,增長了6%。這不僅是中國旅客單月入境人數首次超過疫情前的記錄,也預示著新加坡旅遊業的強勁復甦。
新馬泰游成中國遊客熱門選擇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新加坡再次迎來了40萬3120名中國旅客,超過了2019年8月的39萬7070人次。今年前八個月,新加坡的入境旅客總數達到了1132萬人次,其中中國旅客占了226萬人次,占總旅客量的20%。在新加坡截至第一季度的81億元旅遊收益中,中國旅客貢獻了11億9000萬元,占比14.7%,位居榜首。
圖源:FACEBOOK
隨著10月中國黃金周的臨近,業界普遍預期這將進一步推動旅客人數的增長。自1999年起,中國國慶節期間的七天連休帶來了巨大的「黃金周」假日經濟效益。
國際訂房網站Booking.com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旅客搜索的亞太旅遊地排行榜中,中國大陸境內旅遊的排名從第三跌至第八,而新加坡雖然微跌一名至第六,但仍保持在十大熱門目的地之列。與此同時,馬來西亞的排名從第六升至第三,泰國則保持在第二名。這一趨勢表明,中國旅客正將目光從國內轉向國外,東南亞的新馬泰旅遊成為熱門選擇。
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一轉變與新馬泰與中國實施的30天互免簽證政策,以及中國國內交通住宿緊張的外溢效應有關。馬來西亞與中國於去年12月1日率先實施免簽政策,泰國與中國則在今年3月1日實施。
新加坡全國旅行社協會新任入境兼陸路交通主席王建鈦指出,馬泰兩國積極爭取中國旅客,例如馬來西亞今年設定了吸引500萬名中國旅客的目標,占其全年入境旅客目標的18%。王建鈦認為,這對新加坡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本區域對中國旅客的吸引力增強。
因地制宜為各國旅客規劃不同玩法
新加坡理工大學商業、傳播及設計課程主任李冠慧副教授表示,新加坡應利用其多元語言能力和品質保證的優勢,把握新馬泰成為中國旅客熱點的機會。她建議本地旅行社主動出擊,為各國旅客規劃新馬、新印、新泰等不同旅遊線路,擴大市場,與區域夥伴實現互利共贏。
圖源:FACEBOOK
李冠慧副教授指出,新加坡導遊具備多元語言能力,不僅能說華英雙語,還能流利地使用馬來語、泰語和各種方言。她認為,新加坡可以利用這些語言優勢和其安全可靠的品牌優勢,與中馬泰不同國家的旅行社合作,主動規劃新鮮的行程,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兩地游或三地游,強調多元美食和在地體驗。
新加坡旅遊局也在努力吸引更多旅客。潘政志指出,旅遊局通過與中國媒體和名人網紅合作,包括通過中國歌手兼演員馬天宇的16集抖音旅遊節目《我獨自旅行》以及與中國芒果TV自助旅行真人秀《花兒與少年·好友記》的合作,以創意方式介紹新加坡。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旅遊局還在北京和武漢舉行了兩場路演,向中國旅遊合作夥伴宣傳新加坡的新旅遊體驗。旅遊局最近也向國際主打新加坡是世界最佳會展旅遊城市的宣傳,吸引優質會展旅客,並深化全球活動「就在新加坡」(Made in Singapore)的定位,吸引更多家有幼兒、初入職場和事業有成的家庭來新旅遊。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旅遊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多元化的市場策略和創新的合作方式,有望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高質量的旅遊體驗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