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零售商相继退出市场 电费会否变贵,电力会否供不应求?

2021-10-22     清禹     15436

电,最近成了新加坡最热门的话题。

从上周三起,先后有三家本地电力零售商宣布退出电力销售市场,加上新加坡能源集团(简称新能源)宣布调涨新季度的住家电费,政府当局又呼吁人们节约用电,让不少人不禁有种电力“完美风暴”似乎快要来临的感觉。

本地民众此刻最关心的,无非是:

  1. 电费会不会变贵?
  2. 供电会不会不够?
这里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供电不会受影响,管够 尽管本地原本12家电力零售商当中,有三家本地电力零售商退出市场,甚至有分析指出,接下来可能还会有其他业者举白旗,但电力零售商退出市场,并不会影响本地的供电情况。

要解释这个情况,就得先说回新加坡的供电架构:

  1. 各大电力公司所持有的发电厂产出电力;
  2. 新能源及其他电力零售商(包括此次退出市场的那三家)以批发价格向发电厂购买电力;
  3. 商家和家庭用户向新能源或其他电力零售商买电;
  4. 发电厂生产的电力透过新能源管理运作的全国电网输送到全岛用户。
 

从上述架构可以发现,处于中游的电力零售商从步骤2才开始出现,负责批发和转卖,并不直接涉及步骤1的发电。

2018年以前,本地面向用户的唯一电力供应商是新能源。随着2018年开放电力市场,新加入的其他电力零售业者也成了用户的新选择。

然而,开放电力市场并没有改变电力的流向(依然由全国电网输送),改变的只是钱的流向,以及用户缴交电费的流向。从过去只有一个新能源,分散流向更多电力零售商。

发电厂批发卖电的对象,也从过去唯一的新能源,扩大至其他电力零售商。

换言之,电力零售商的加入并未影响发电厂的供电情形,因此他们的退出,自然也不会影响供电。

电力零售商相继退出市场 电费会否变贵,电力会否供不应求?电力零售商退出市场不会影响发电厂的发电。(联合早报)回到第一个问题,电费会不会更贵?

会!

但进一步解释电费可能变贵的原因之前,我们得先谈一下三家电力零售商为何不支倒下。

能源价格飙涨导致批发电价剧烈波动 2018年电力市场开放后,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新加入的电力零售商在收费配套及服务方面下足功夫。

电力零售商吸引家庭和工商用户的亮点不外乎两种:

  1. 固定价格配套:新能源会在每个季度调整电价,但电力零售商提供的这个配套能确保用户在合约期限内,不受电价波动影响,以固定价格用电。
  2. 经调整后的电费折扣(discount-off-regulated tariff)配套:确保用户在合约期限内,以低于新能源表订电费一定比率的价格用电。
电力零售商和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签订上述配套(可能是半年,也可能长达两年),让用户得以比新能源制定电费平均来得低廉的价格用电,电价的波动由在一定时限内由电力零售商承担。

然而,在全球能源价格因气候因素及后疫情时代经济活动复苏等因素下,本地过去几周的批发电力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根据能源市场管理局(EMA)的解释,造成本地批发电价剧烈波动的因素包括:

  1. 全球液态天然气价格上涨;
  2. 本地用电量增加;
  3.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气管道的供应减少。
从10月3日至10月16日,本地电力批发价(Uniform Singapore Energy Price 简称USEP)的每日平均交易价格介于每兆瓦时(MWh)121.10新元至1821.60新元。

单日价格的波动更大,例如在10月14日,电力批发价最高来到每兆瓦时3811.16新元,最低则是每兆瓦时267.82新元。

在10月前,本地电力批发价也已多次出现飙涨。

批发电价的剧烈波动,导致为抢占本地市场而普遍祭出较“慷慨大方”配套的电力零售商吃不消。

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资本不够雄厚,同时也没有自家发电厂的电力零售商。

于是,在短短一周内,本地家庭用户市占率第四的iSwitch率先投降,另外两家电力零售商Ohm Energy及百胜电力供应(Best Electricity)也先后宣布退出本地电力市场。

电力零售商相继退出市场 电费会否变贵,电力会否供不应求?本地家庭用户市占率13.1%的iSwitch成为最先退出电力市场的电力零售商。(能源局)回到原本的问题,电价会不会变贵?

会,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发电成本上涨,导致批发电价攀升,进而引发两个连锁反应:

  1. 电力零售商无法再推出优惠配套;
  2. 整体电价呈向上趋势。
本地12家电力零售商退出三家后,余下的九家为了因应批发电价剧烈波动,恐怕难以再推出和过去一样价廉物美的配套。

根据能源管理局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本地有49%的家庭用户和47%的工商用户向电力零售业者买电。

上述占本地总数近一半的用户与电力零售商签订的配套一旦到期,他们将明显感受到电价上涨的压力。

例如,相较于向新能源买电,过去在电力零售商配套下,能节省30%电费的用户,在新配套下,可能只能省下10%或更少。

电力零售商相继退出市场 电费会否变贵,电力会否供不应求?电力零售商的优惠配套未来恐不复见。(联合早报)另外,本地有95%的发电能源为进口的天然气,整体电价在全球能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的飙涨下,将难以回落到较便宜的价格。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