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會於9月10日最終通過了《平台工人法案》,該法案為計程車司機、私家車司機以及外送送貨員等依賴在線平台工作的勞動者提供了勞動法律保護。
這一法案被視為新加坡法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為新加坡約592萬人口中的約70500名平台工人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新加坡因此成為全球首批立法保護平台工人退休、工傷和工會權益的國家之一。
圖源:FACEBOOK
經過三年的審慎審議和協商,該法案將於2025年1月1日開始實施。法案將平台工人定義為介於雇員和自雇者之間的獨特法律類別,確保他們能夠享有更高水平的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儲蓄計劃保障,與現有雇員和僱主的繳費標準相一致,平台運營商也將被要求為平台工作人員提供與雇員同等的工傷賠償保險。
新設「平台工作協會」保障勞動者權益
新法案將設立名為「平台工作協會」的代表性機構,其權力類似於工會,旨在保障平台工人享有集體談判權,包括與運營方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集體協議,以及提供多種補充性的維權途徑,例如在合理情況下發起罷工。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指出,該法案將在未來繼續評估其適用範圍,可能會擴展到更多類型的平台工作者,如家政清潔和護理領域的自由職業者。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及其下屬的全國計程車司機協會、全國私召車司機協會和全國配送人員協會均對該法案表示全力支持;Deliveroo、Foodpanda和Grab這三家新加坡的主要平台經濟運營商也承諾,將致力於確保法案在明年順利且有效地實施,儘管工傷意外保險費用和公積金繳納的具體標準還有待確定。
逐年遞增繳納公積金
根據新法案,平台運營商必須為平台工作者購買工傷意外保險。如果他們在工作中受傷,他們將獲得與普通雇員相同的賠償,包括醫療費用、病假期間收入損失賠償,以及因永久喪失工作能力或死亡而獲得的一次性賠償。
法案還規定,平台工作者和運營商需要繳納的公積金將在未來五年內逐步增加,直至與普通雇員相同。這意味著包括平台運營商繳納的公積金在內,平台工作者的總收入將有所增加。
圖源:FACEBOOK
1995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平台工作者必須在現有的保健儲蓄存款之外,將部分收入存入公積金普通和特別戶頭,而其他平台工作者可以選擇是否加入。
走在世界前列的新加坡立法
關於平台算法的監管問題,許寶琨認為,強制披露算法信息可能導致平台撤離新加坡,影響就業機會,因此,平台工作協會將被授權與運營商討論「算法歧視」等問題。關於工傷保險,許寶琨未採納建立集中保險系統的建議,認為競爭性的保險市場有助於控制保費上漲。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項法案是新加坡「三方協作」制度的成果,即勞、資、政三方基於機制展開協商。他強調,這是一個對工人和企業都有利的解決方案,確保了公平待遇,同時保留了零工工作的靈活性,這是新加坡不斷努力更新和加強社會契約的又一重要步驟。
全球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探討如何為平台工作者提供適當保障的問題,新加坡在平台勞動力的法律保護方面則走在了世界前列,成為首批將平台工作者視為獨立勞動者類別並提供法律保護的國家之一。
據悉,國際勞工組織已與新加坡取得聯繫,希望能了解新加坡在制定這些政策時的考量和經驗,這也凸顯了這一議題的重要性,並顯示了新加坡在探索和實施可持續方法來更好地保護這些勞動者方面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