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獨家!蔣友柏來新加坡了!現在免費觀展~

2024-09-19

一名來自中國台灣的成功商人,在快要「知天命」的年紀,卻在新加坡辦起了個人畫展?!

跨界並不少見,但是對於48歲的蔣友柏來說,藝術家這條路對於他來說,在40歲之前仍是一個不確定的選項。

2018年,原本是設計師兼一家大型設計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的他,決定投身藝術界。這次,他將自己20多件新作、一共52件作品帶來了新加坡。

全新系列的畫作《Season Changes》系列,揭示了時間與生命相互映照的奧秘,帶給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有關時間與生命流轉輪迴的大自然啟示。

《SEASON CHANGES》

蔣友柏個展

日期:

9月7日至10月20日

地點:

白石畫廊新加坡空間,39 Keppel Road,#05-03/06,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ingapore 089065

獅城椰子專訪蔣友柏——

我從藝術創作中找到自我

《Season Changes》中,動物形象既是自然界的代表,也是人類情感的映照,是蔣友柏內心想像投射出的現實。

藝術是自私又誠實的

獅城椰子:可以用三個詞語來形容新加坡嗎?

蔣友柏:熱、多元、有錢

獅城椰子:新加坡物價高地成本高,為什麼選擇來新加坡辦畫展?

蔣友柏:作為藝術家,我當然希望能有機會在各地辦展,讓大家來看到我想要表達的。我全年在印度辦完展,今年在日韓也辦過,新加坡作為區域中心,我自然是想把我的作品帶來新加坡。

獅城椰子:你的個人背景和教育經歷和藝術完全沒有關係,為什麼會想要投身這個行業呢?

蔣友柏: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才理解到藝術是個非常自私的東西,可以(通過藝術)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的前半生都是在做服務類工作,現在我想要自私一點,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覺得藝術非常誠實,觀眾很容易看出作者的真偽。當我越誠實我就越自在,這是我目前還在從事藝術的一個主要原因。

藝術,需要聚焦在當下

獅城椰子:平時你如何找到創作靈感呢?

蔣友柏:我的創作來自於每一天。和之前經歷了大時代的知名藝術家不一樣,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並沒有那麼規模宏大,但運氣好壞不論的是,很多人可能70年才會經歷的事情,比如網際網路泡沫、新冠、AI等等,所以我想要表達我每一天的生活,一些生活中的點滴。我很相信現在,只有專心在現在,才有未來。現在就是我現在最創作的核心。

獅城椰子:你有沒有崇拜的藝術家大師?

蔣友柏:我從小就去一些大師的工作室里,我作畫的形式也並不新穎。但不管如何,我對於其他藝術家抱有的情緒不是一種崇拜,而是如何將我的喜好和人生經驗,用自己的方法表現出來。

獅城椰子:為了準備這次展覽,你花費了多少時間?

蔣友柏:我作畫用的材料不是油畫顏料,而是油漆。油漆是一種沒有容錯率的材質,錯就是錯對就是對。我每一天都要創作4-6小時,這次的畫展新作品從去年十月左右就開始準備了。但有些畫是之前完成的,總的來看跨度大概有3到5年。

AI代替不了我,但它是未來

獅城椰子:這次的展覽主題是季節變幻,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蔣友柏:我在新加坡沒有感受到季節(更替),所以我想,可以把季節帶來新加坡是件很有趣的事。

獅城椰子:當代很多人選擇用AI創作,你怎麼看這個現象?

蔣友柏:使用AI我覺得很棒,我的設計公司現在已經在大量運用AI技術了。但是,如果任何人把我的作品扔進AI工具里,如果AI真的能夠創造出類似的作品,那我就不畫了!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AI是個很講邏輯的工作,目前為止我的創作非常不邏輯,所以AI暫時還不行。但是,我們如果不學會AI,那我們就失去了未來。想用AI取代想做的工作是愚蠢的,但使用AI來輔助工作是可行的。

獅城椰子:能否對新加坡的椰友們說一句你最喜歡的名言呢?

蔣友柏:你只需要專心地活在現在,未來自己會來。現在的問題是,太多人想要活在未來,所以現在卻過得不好。

「繪畫是為了自我療愈」

蔣友柏,1976年出生於台北,1988年,12歲的他跟隨父母移居加拿大,之後考入紐約大學。

2002年,從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肄業的蔣友柏回到台北,用了四百萬台幣的啟動資金,跟弟弟一起開了橙果設計公司。

經歷過資金鍊斷裂的窘境,撐過來的蔣友柏又在上海、杭州和寧波等創辦分公司,又一次讓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公司的足跡又跨越到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橙果設計也是一個國際知名品牌。

然後,在一些人驚訝的眼光,甚至存在的些許隱約的質疑里,他跨界開始做起了藝術。

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後,在2018年,蔣友柏跨界舉辦了個人畫展,開啟了自己的藝術人生。從40歲開始專注創作,6年連辦了10場個展。

「畫畫是自我療愈的過程。我畫動物,像小孩子一樣,讓藏家領養。」他是這麼說的。

或許是因為已經在商業上已經獲得了成功,或許是不想讓自己的藝術沾上太多金錢的味道(至少這層味道不是自己主動染上的),蔣友柏在接受椰子採訪時說了這麼一句:

我可以避開了所有商業,不做任何跟藝術相關的商業行為,這都是由我的團隊去處理,我不會去管這些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1)我只畫動物不畫人

從畫畫一開始,蔣友柏就給自己設下了很多「條條框框」。

其中一個堅定的理念是:他只畫動物,不畫人。

創作於今年的《Massive cute》

他說,人類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變得越發自私,而動物單純只是為了生存而已,比人類更加純凈。

設計師出身的他,作畫時不用毛筆,就是身邊都拿到的任何東西:電線、泡沫膜,甚至一塊地板。

後來他開始嘗試不同種類的漆。因為每種漆的化學成分和特性都不同:好的漆附著力很強,便宜的漆油和粉末的成分比較多,汽車烤漆金屬成分很高……不同組合,不同溫度,都會讓它們產生迷人的變化,讓他深深著迷。

童年時期傳統中國書畫文化的薰陶,也讓他對山青水綠情有獨鍾。

不過,他認為,山水畫前人已經畫定型了,自己無論如何都很難超越前人。所以他畫中的青山綠水,確實充滿了現代的氣息。可以說,這是古典思潮+現代文法的結合。

2)在畫上保留錯字

步入展覽,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在於,畫上到處都充斥著英文題字。

蔣友柏說,自己太小就離開了華語語境,想說中文的時候反而第一時間腦子裡冒出來的是英文,反之亦然。

於是,他就想到用英文來書寫中文裡慣用的題字和留白。這也算是一種新意。

有時候,明明自己寫錯了字,但他還是選擇保留在畫上。在科技越來越方便,隨處都有自動錯字檢查的當下,他認為這是一種「人類已經失去的能力」。

3)龍騰四季,歲月流傳

四季中重點節氣化身為龍,參觀者可以在展覽間處處探尋到它的身影。

在《Season Changes》系列畫作前,時間似乎有了形狀和色彩。二十四節氣的畫作像是四季的萬花筒,帶領觀者經歷一年的輪迴。

貫穿整個展覽的是遠古神龍,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關鍵節點現身,彷佛見證時間流轉的古老守護者,又好像歲月長河中的暗流,悄無聲息地注視著生命前行,見證著季節變幻下萬物的變遷與重生。

穿越過季節和時間的長廊,兩副10米長的巨作映入眼帘。

《The Arc At Night》《The Arc In Days》描繪的情景是,災難來臨之際,數十隻動物朝著同一個方向堅定地奔走,尋找一個能帶它們遠離的諾亞方舟。

畫中的62個瀕危動物雕塑,象徵著動物們果敢的選擇,或許也暗示著人生軌跡由選擇堆棧而成。

椰子完整採訪蔣友柏的視頻,戳下面可看:

蔣友柏透過作品將時間的流逝轉化為可感知的視覺體驗。每一幅畫作都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觀者內心的風景。

或許,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我們也能和他一樣,審視我們的人生歷程

《SEASON CHANGES》

蔣友柏個展

日期:

9月7日至10月20日

地點:

白石畫廊新加坡空間,39 Keppel Road,#05-03/06,Tanjong Pagar Distripark, Singapore 089065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工作準證政策轉折點!這類人可能喪失PR申請資格!
  • 🇸🇬東海岸超人氣煮炒!開到凌晨3️⃣點的「新海山菜館」100多道煮炒美食等你來吃🔥🍽️
  • 新加坡「地下城」美食盤點!全島多地都有!這9家性價比更高
  • 搭飛機有三急 三人中有兩人寧憋著也不叫醒靠走道座位的乘客
  • 在新加坡如何善用退休輔助計劃存款 SRS 帳戶合法「避稅」?
  • 2025 年新冠風雲再起,多地疫情態勢牽動人心,出國防護不可少
  • 新加坡網友搭車遇神仙司機!免費零食、糖果、紙巾隨便拿,情緒價值給滿!為什麼我沒遇過😭
  • 竟有3個好處!在新加坡,我們為什麼要用自己的錢,給孩子交CPF保費?
  • 百萬以上資產,中國1.5萬人出走,3500人偏愛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