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新加坡通胀会卷土重来吗?
新加坡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人民生活时的“贵”体感。
一般来说,超过3%就代表着一个国家正在经历通货膨胀,而超过5%则进入了严重通货膨胀的阶段。
在2022年8月-9月期间,新加坡曾超过了7%的高数值,而随着美联储升息,新加坡也跟随升息的节奏,这样的通胀被不断遏制,直至今年已经回落到了7月的2.4%的低位。
简单的来说,如果回忆起我们的2021-2022年,一种“新加坡贵到不能住人”的恐惧感,当时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不少外国前来新加坡打工的人也是那个时候萌生去意。
而这样的趋势经过两年后已经逐步得到了遏制。
这一切除了政府大力推出平抑物价的策略外,“升息”是一双强有力的看不见的大手:
因为贷款利率变高了,所以不敢消费;因为存款利率变高了,所以更愿意存钱——居家窝家里节衣缩食的人多了,出去消费买买买的人少了。
价格,当然就逐步降了下来。
而现在,降息周期重新开启,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通胀即将展开?
图源:The Star
只能说——新加坡如今的确被动地暴露在新一轮通胀的可能性当中,但也大可不必那么恐慌,毕竟:
2021年期间通胀率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热钱涌入导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推升了整个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增加。
但新加坡从2021年开始已经逐步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和降温:
如今新加坡PR第一套房产ABSD为5%,第二套为30%,之后的房产需要支付35%。而外国买家则更加严格,购买任何房产都需要支付60%的ABSD,非个人买家(企业或组织),每处房产都需要支付65%的ABSD。
就在上月8月20日,进一步对组屋转售贷款进行限制,从估值比率的80%降低到了75%。
图源:EdgeProp
可以看到,随着新加坡对房地产多次调控和降温,海外炒房族已经明显离场,虽然利率降低已成事实,但应该不会造成新加坡核心CPI的进一步飙升。
更何况,新加坡实施的是以汇率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的特殊制度,就更不用太担忧国内CPI的表示了,关于这其中的逻辑,后文中会继续进行分析。
新加坡经济会好转吗?
新加坡
前文中已经提到,降息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急需资金的借贷者。除了房奴以外其实直接收益方便是——企业!
大部分企业都不是自有现金直接经营,而需要通过向银行借贷来维持企业扩张和资金链的维持。
因此,降息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就业的提高。企业有钱的,可以扩大运营了,当然——就需要更多的人了。
图源:HRM Asia
不仅是大企业收益,同样的中小企业也会受益,用银行贷款维持租金的小商贩、用银行贷款供车的出租司机、需要资金进行新业务开发的创业者……降息一定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复苏。
不仅如此,美联储降息还会带来美元的走弱,逻辑也很简单,因为存美元的利息不再那么有吸引力,自然会使得很多美元资产的热钱流向其他国家——这便是市场中大部分人的观点,美国降息,利好新兴国家。
但关键是——这新兴国家中,会有新加坡么?——这背后的故事就很复杂了。
新加坡汇率会变动吗?
新加坡
美元利率走低,一般情况下会使得其他国家汇率的走高,简单的逻辑和之前的分析很类似:因为拿着美元吃利息的钱没那么优厚了,不如换点别的国家的货币呗。
同时,根据美国降息周期的情况来看,几次降息都意味着:美国国内经济真的差到不行了,才会采取降息这样的让大家赶快买买买开干开工找人的刺激手法。
因此,一看到美联储降息,很多国家会默认美国经济走下坡路,自然对投资美国资产的信心降低,也会造成美国汇率下降,因此从长期来说,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会有上涨的趋势,新币自然也在其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