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9月18日),教育部長陳振聲於教育部工作計劃研討會上發表講話,宣布了最新的學校家庭夥伴指導原則。
目標是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加強教師與家長良性合作關係。
學校家庭夥伴指導原則
教育部長陳振聲在研討會上宣布,教育部已對《學校家庭夥伴指導原則》(Guidelines for School-Home Partnership)進行了更新,旨在進一步加深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合作關係,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他強調,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緊密協作是不可或缺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為孩子們構建一個充滿支持與關愛的環境,助力他們成長為快樂、自信且善良的人。
更新版的學校家庭夥伴指導原則將在三方面,為學校和家長提供更清晰的指導:
以友善的言辭和行動進行溝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需攜手合作,為孩子樹立生活所需的價值觀榜樣;
支持孩子與他人建立真實的聯繫,培養良好的關係和健康的習慣;
在這個數碼時代養成良好的習慣。
具體措施
01 設定教師家長聯繫界限
更新後的原則明確劃定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界限。
教師應主要通過學校的官方電郵和電話與家長保持聯繫,個人手機號碼則無需提供給家長,以維護個人隱私。
除緊急情況外,教師無需在工作之餘回應家長的詢問,這既有助於教師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也體現了對家長合理溝通習慣的引導。
此舉措受到了教師與家長的廣泛歡迎。
教師們認為,這樣的規定有助於提醒家長尊重教師的工作與個人時間,避免在非工作時間內的打擾,從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家校溝通環境。
家長們則表示,學校提供了多種有效的溝通渠道,如學校郵箱、家長熱線等,足以滿足日常溝通需求。
02 教師非教學工作再減輕
自明年起,教師的非教學負擔將得到進一步減輕。
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分,十所中小學及初級學院將率先試點「家長聯通」手機應用的新增功能,允許家長直接通過該應用為孩子提交病假申請。
預計到明年底,此功能將全面覆蓋所有家長,極大提升了家校溝通效率,並有效減少了教師的非教學工作量。
此外,陳振聲部長指出,教育部已採取多項措施減輕教師的行政負擔,其中考試行政工作已減少10%,監考任務也減輕了15%。
從後年開始,學校還將擁有更多自主權,可靈活選擇是否同時開展應用學習項目(Applied Learning Programme)和生活教育項目(Learning for Life Programme),或是兩者中擇一實施,以此更加精準地控制教師工作量,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也關注教師的職業幸福感與工作效率。
03 推出親子身心培育指南
教育部攜手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與保健促進局,共同推出了《親子身心培育指南》——「Parenting for Wellness」,旨在全面支持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的各個方面。
陳振聲部長在宣布這一重要舉措時強調,這個工具箱能協助父母和孩子建立牢固的親子關係、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適應能力,以及協助父母在數碼時代更有效地育兒。
這份指南不僅為父母提供了科學的育兒方法與策略,助力他們在數字時代更有效地引導孩子,還成為了教育工作者與家長交流的重要橋樑。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一指南,向家長們傳授實用的育兒技巧與心理支持建議,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與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