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在过去一年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成功将鼠洞数量减少了近50%。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具备探热功能的电眼技术来定位老鼠的藏匿处,加强邻里垃圾管理,以及开展有效的灭鼠行动。
环境局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鼠洞探查,去年平均每两个月发现的鼠洞数量比2022年多约25%,达到5200个。而今年,通过实施新的管理策略,鼠洞数量显著下降,平均每两个月发现的鼠洞数量减少至2700个。
在2023/2024财年的“年度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局详细介绍了今年4月至8月期间进行的一项四个月试验计划。该计划在老鼠频繁出没的地区,如户外场所和阴暗的后巷,安装了热成像监控摄像机,以更准确地捕捉老鼠的活动轨迹和藏匿地点。
这项技术的应用帮助环境局更好地理解了鼠患频发的原因,并据此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环境局还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新加坡害虫管理协会合作,旨在制定一套新的标准来衡量害虫管理服务的成效,目标是将服务成效的衡量标准从派出的灭虫人员数量转变为实际的灭虫成果。
此外,报告还提到了环境局在维护公共卫生、监测环境污染、管理废料和促进小贩文化等方面的工作。环境局作为政府机构,也在积极推动国家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迈进,包括碳排放量的管理。
报告指出,大士南垃圾焚化厂的碳排放量在2023财年比2022财年降低了约7%,部分原因是焚化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减少。环境局还通过实施购物袋收费政策,成功减少了购物袋的使用量。
环境局的范围一排放(直接排放)和范围二排放(间接排放)也在2023财年有所减少,范围三排放(工作相关的旅行排放)也有所降低。这些成果展示了环境局在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