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通過Instagram平台分享了一段視頻及帖文,透露了他近期訪問Woodlands小學的經歷。
在這次訪問中,黃循財總理走進了四年級的課堂,親身體驗了一節「以遊戲為基礎的」數學課。
圖源:Instagram
Part.01 在遊戲中也能學數學
黃循財總理參與的是一節針對P4學生的數學課,課堂的內容是學習分數。
在課堂上老師沒有帶孩子做練習題,而是通過Pizaa遊戲來加深孩子對於分數的理解。
學生們對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他們積極參與互動,沉浸在既有趣又富有啟發性的學習氛圍之中。
讓學生們邊玩遊戲邊學習,黃循財總理表示,很高興看到校園在進行積極的變化,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遊戲,享受學習的樂趣。
家長們也是在ins下紛紛留言,對於這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表示歡迎。
Part.02 新加坡的數學真的很強
雖然咱們中國數學在計算和技巧上的表現很出色,但在理解數學概念和培養數學思維方面,確實存在一些「短板」。
而新加坡數學則提供了一種中西合璧的解決方案,可以在保持與中國數學接近的進度和難度的同時,又與英美的數學思維和英語表達方式接軌。
新加坡數學確實有著一套非常成熟且備受讚譽的教學結構。
新加坡數學的教學方式強調對基礎概念的理解,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國際上非常權威的學生能力測評TIMSS和PISA中,新加坡的學生在數學項目中始終名列前茅。
圖源:PISA官網
現在全球有超過40多個國家把新加坡數學作為孩子啟蒙教材。
Part.03 數學學習利器——CPA教學法
新加坡數學的一大特點就是使用「具象化模型(CPA教學法)」講解數學概念和解題思路。
理解後再輔以適當的練習,極大地降低了孩子理解抽象數學概念的難度。
CPA教學法,又稱 「三步教學法」,在數學啟蒙階段,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數感」,包括了三個方面: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圖形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那麼對比中國以及歐美,新加坡的CPA教學法到底強在哪呢?
接下來就舉個例子,讓家長們能形象的了解這三大數學學習體系的區別。
舉個例子
問題是:有1個蘋果和2個橘子,問一共有多少個水果。
中國孩子看到題目會直接擺出算式:1+2=3;
歐美孩子會畫出1個蘋果和2個橘子,數一數有3個水果;
新加坡孩子則會這麼做:
通過畫模型的方式,把抽象概念具體化,然後再轉換為1+2=3的等式。
看似CPA好像讓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變得多了一個步驟。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相比於「一步到位」的抽象,多了一個過渡的階段,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不同年齡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
通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和未來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