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不上學不受訓 我國去年現逾萬名「尼特族」青年

2024-09-27

洪瀚權因擔心父親對家裡人動粗,在16歲時選擇輟學在家以確保家人的安全。(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新加坡年齡介於15歲至24歲的青年中,去年約有1萬7000人沒有工作、上學或接受培訓,他們也被稱為「尼特族」。

《聯合早報》報道,去年「尼特族」的占比達4.1%,較2013年的3.7%,微升0.4個百分點。

尼特族(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縮寫),指不工作、不上學、不接受培訓的青年。

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昨日出席由新加坡飛躍社區服務和新加坡青年服務協會舉辦的首個聚焦「尼特族」的青年外展論壇時,引用了新加坡人力部的勞動市場調查數據。

蔡瑞隆說,儘管比率增幅不大,且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水平,但仍值得關注。

他指出,飛躍和關懷機構(Care Corner)等當地青年機構,已經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尼特族」重返學習和就業,但社會仍可通過更多方式提供支持,以避免這些青年因發展受限或經濟困境,影響心理健康,進而導致長期失業或犯罪問題。

「隱蔽青年」長期不外出 不懂得與人相處

新加坡飛躍社區服務助理總監楊成新受訪時說,「尼特族」也包括「隱蔽青年」(hidden youths)群體,即連續六個月不外出者。

為進一步了解和幫助這些青年,飛躍三年前開始推出「隱蔽青年外展服務」,讓社工與這些青年溝通,並邀請他們參與釣魚和烘培等活動,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與他人互動。

「我們通過外展服務,了解到很多青年之所以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是因為他們在家『隱蔽』太久,所以產生憂鬱。我們更深入了解他們的情況後,發現他們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

楊成新說,目前已有8名青年在接受這項服務後,成功回返校園、接受技職培訓或進入職場。另有60人正在接受幫助,還有20人在等候名單上。

全職國民服役人員洪瀚權(20歲)是上述八名青年之一。他因父母經常在家激烈爭吵,擔心父親動粗,16歲時決定輟學,留在家中確保家人安全。輟學後,他每天只是在書桌前看視頻或玩電子遊戲。

洪瀚權說:「通過這項服務,我學會了對他人敞開心扉,也變得更有自信。我現在更願意嘗試新事物。」

為期三天的青年外展論壇,彙集約300名來自新加坡、香港、美國與加拿大的學者,探討「尼特族」所面對的挑戰及解決方案等。


相关文章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特價雞飯只須1新元9角 鄰里雞飯店日賣500盤
  • 開工兩周每天加班到9點 女子想裸辭:我撐不住了!
  • 一款韓國西瓜味冰棒含未申報過敏原 食品局下令召回
  • 獅城男女馬國民宿身亡 男死者涉於成人網站登賣淫廣告
  • 三巴旺發生致命車禍 27歲摩托車騎士不幸喪命
  • 獅城男女馬國民宿身亡 證實輕生沒留遺書
  • 獅城夫妻馬國民宿身亡 男子曾涉強姦13歲馬國少女被調查
  • 端午節期間較健康粽子受青睞 銷量同比增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