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位于裕廊东的分行。(图:谷歌地图)
花旗银行宣布从下个月中旬起,关闭在本地的最后一间分行。不过,需要实体服务的客户依然能够前往银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寻求帮忙。
花旗银行通过官网宣布,位于裕廊商业大道21号,也就是裕廊公积金局大厦的分行会在10月12日中午12点起永久关闭。
银行前天(25日)也通过电邮的方式通知客户,关闭分行的原因是有越来越多客户转向数码、线上和自助平台的方式来处理银行交易。
届时,分行的所有提款机、存款机和支票箱都会停止服务。这些服务将会在本地的其他地点提供,客户可上网查询可以在哪些地点找到这些服务。
花旗银行通过官网宣布,位于裕廊商业大道21号的分行将从10月12日中午12点起关闭。(图:花旗银行网站)
花旗银行发言人答复《8视界新闻网》询问时表示,银行在新加坡采用的是混合运营模式,日常交易以数码方式来完成、实体中心则是为了财务管理而设计的。因此,关闭裕廊东分行符合银行的业务战略。
发言人也说,公司也投资在数码银行基础设施,以便让几乎所有的日常交易都可以在花旗银行的手机应用程序(Citi Mobile App)上完成。
“如今,有超过80%的常见交易都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络来完成的,只有约2%的交易是在实体分行进行的。”
不过,开设联名户头和少儿户头、为已故者关闭户头等需要实体服务的客户,仍可前往银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寻求帮助。
花旗银行目前有三家财富管理中心,分别设于乌节路、百汇广场(Parkway Parade)和荷兰村。
学者:实体银行开销巨大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博士(Walter Theseira)告诉《8视界新闻网》,传统的零售银行业务对银行基本上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零售银行基本上是一个成本中心,因为同电子交易相比,实体交易的运营成本比较高。”
因此,零售银行更多被视为是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和推广,以及作为高价值服务的接触点,如:投资销售。
黎华德博士补充,银行业有减少实体分行的趋势,而整体来说,这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助理教授胡剑锋同样表示,本地不断上升的业务成本,给银行在维持实体分行方面带来了压力,而花旗银行的举措只是整个经济数码化的一部分。
“随着越来越多银行交易变得数码化,实体分行的需求一直在下降。长远来看,将服务数码化会给整个经济带来更大的利益。”
客户反应参半
过去三、四年来都到实体分行进行交易的洪先生得知花旗银行将关闭最后一间分行时,感到错愕。
“当然意外啊,而且还是最后一间了。下来要是有什么问题,都不知道要去那里问了,他们的(电话)客服也很难沟通。”
可是,另一名花旗银行客户王先生则表示,此宣布对他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自己一向来都是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的。
在本地拥有逾120年历史
花旗银行网站显示,这家美国银行是在1902年,于目前的莱佛士坊开设新加坡第一间分行。
花旗银行也是首个在新加坡设立分行的美国银行,而新加坡也是花旗银行全球四大财富枢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