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發布最新的《人口簡報》,顯示我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604萬。其中兩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居民整體生育率跌到0.97,那可是歷史新低!另外,65歲及以上公民的占比,從10年前的12.4%,上升到今年的19.9%,也就是說,每5個人里,就有1個超過65歲。
1975年,是新加坡生育率的一個轉捩點。那一年,人口替代率跌到2.05,那是2.1%的替代水平以下。到了2030年,每四個新加坡公民當中,就有一個是65歲或以上。我們必須正視人口老化問題。
我國生育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處於最佳生育年齡的20歲到34歲的已婚女性,比率減少了。此外,更多女性遲婚生子,或選擇生育較少孩子,或選擇單身。
為了減輕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對我國人口所造成的嚴重衝擊,政府每年頒發大約2萬2000個新公民身份。但這並不全然是解決人口減少的有效辦法,引進新移民也會帶來其他挑戰,影響到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房地產市場和就業市場的穩定發展。
1980年代開始,政府主要從兩個方面積極應對:一是從住房、教育、產假和補貼等方面,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最近還會將育嬰假從現有的20周,增加到30周;二是將繼續以審慎和穩健的步伐引進移民,作為輔助措施。
新移民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社會背景,也帶來不同期待與憧憬,他們的加入,帶來了動力和希望,也難免地會使人口結構的特質變得更為複雜。
張海潔主持的《海量說》每個星期四推出,除了《8視界》和YouTube,也可以在《海量說》的專屬YouTube、Facebook、TikTok、IG、小紅書(海量說)和微信視頻號(海量說SG),觀看精彩內容。
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訂閱,並多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