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也有“躺平”一族?
有着亚洲最富经济体的新加坡,依然有一群人不愿意工作、不愿意上学、也不愿意接受培训的青年群体,这类人被称为“尼特族”。在中国,我们把这类人群基本上统称为“躺平”人士。
为什么新加坡也会有“躺平”人士出现呢?
本地“尼特族”人数上涨,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躺平”?
在新加坡有一群青年被称为是“尼特族”(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缩写),指的是既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上学、更不愿意接受培训的年轻群体。
根据新加坡的报道,“尼特族”人群大约有1万7000人,年龄在15岁到24岁之间,占到本地青年群体的4.1%,比起2013年的3.7%,已经上涨了0.4%。哪怕是比率不是很高,并且还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但是依然值得关注。
尼特族,其实是中国台湾的音译,这个词汇最早的时候是在英国使用的,后来,这个词汇逐渐开始在其他国家使用,也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开始主要是指的一些不愿意升学、不愿意就业、不愿意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
如今尼特族已经是全球化的社会问题,不单单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出现,连一些落后的国家也开始出现此类群体。而这群人在中国大陆也被称为是“啃老族”或者“躺平”人士。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类族群出现呢?
在经济发达的现在,很多青年高等教育毕业后,找不到高薪的岗位,又不乐意从事底薪的岗位,久而久之,就习惯性的在家长居,不乐意出门,不愿意交流,还有的则是家庭原因导致的,最终导致产生孤僻性格和心理问题。
尤其是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产生,导致持续出现“尼特族”人群,最终成为一个家庭的累赘。作为青年一代,不但没有给社会创造价值,甚至还成为社会的负担,也是全球很多国家的社会问题。
而对于尼特族群体,新加坡人力部同国际劳工组织(ILO)也指出,“尼特族”是青年人口较弱势的一群人,在人力市场及社会排斥方面有更高的风险。
那么这种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如何才能改变呢?
尼特族人数上涨,
如何改变他们的想法?
随着“尼特族”群体的不断上涨,很多国家都在关注这类群体,新加坡也是如此。
近期,新加坡专门举办了首个聚焦“尼特族”的青年外展论坛,在此次论坛上,为了帮助这些长期不离家、不就业、不学习的青年,让他们走出家门,走上岗位,走上社会。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这些年轻人发展,包括推出一些社会活动等等,避免因为长期失业和经济困境,导致走向犯罪道路。
但是,尼特族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不单单是新加坡,很多国家也是如此。
针对尼特族如今存在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找新的道路,改变这类人群的想法,让他们积极面对社会,面对生活,不要因为碰壁,导致最终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在全球,有多个国家的青年,就是因为久而久之的问题,甚至走上了犯罪和违法的道路。
全球多个国家都有“躺平族”
各国为了解决问题纷纷出招
那么针对全球性的社会话题,大家都该怎么办呢?
毕竟不单单是新加坡,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躺平”一族的存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这类群体出现得更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