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际市场调研公司的调查发现,本地18岁以下的学生中,将近八成认为学校课程中应该包括媒体素养内容,但他们却对课程效果看法不一。专家表示媒体课程必须独特,才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不同于传统课程,学校和非盈利机构采纳特别方式教授学生媒体素养。像触爱网络健全服务就以网络游戏的形式吸引同学们积极学习。
触爱网络健全服务主管姚伟雄说:“例如他们得通过破解谜题来辨认出,如诈骗电邮或简讯的图案,或是识别骗局的一些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来学习。”
专家也认为,让年轻人了解负责任的分享信息至关重要。
南洋理工大学信息健全与网络研究中心艾迪森教授说:“一些年轻人喜欢分享内容,是因为觉得它们有趣,会让朋友开心。但有时这可能就牵扯到信息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我们让孩子们看到散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所导致的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我想这会让他们更谨慎。”
调查也发现,18岁以下年轻人中,超过六成曾接触过假信息,而它们主要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专家表示保护孩子免受假信息危害,家长扮演关键角色,特别是随着深度伪造的出现,家长的介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