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增确诊病例中,PCR检测发现1887起,1626起为本土病例,216起为境外输入;ART检测发现3667起,3646起为本土病例,21起为境外输入病例。
每周社区病例增长率下跌至2.24。
昨天有3名患者因冠病去世,累计死亡人数达853名。
住院人数依旧在增加,增至636人。有46人需要输氧,加护病房则减少至10人。
在过去28天的4万7890起确诊病例中,99.7%为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感染者,0.3%需要输氧,0.04%住进加护病房,0.02%病逝。
王乙康谈今年疫情:
乐观多于悲观,虎比牛强!
同样在昨天(28日),新加坡卫生部长在谈及疫情时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会是“乐观多于悲观”。
去年的新加坡,疫苗接种计划刚刚起步,有很多不确定性,显得“悲观多过乐观”。
“现在的态度是小心地前进,相比起去年,我们都接种了疫苗,并克服了一波的德尔塔病毒,正在进行的奥密克戎,我相信也能够克服。克服这两波疫情后,加上(新加坡居民)都接种了疫苗,我们的抵抗力会比去年强很多。”
王乙康还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老虎比牛强了很多。”
新加坡的抗疫之路,
不“清零”,不“自由日”的中庸之道
回顾起新加坡的抗疫之路,王乙康满是感慨。
他表示,新加坡的抗疫工作进展有目共睹,关键是思维上的改变和社会的信任。
王乙康表示,在抗疫过程中,重要的是思维上的改变,2003年新加坡应对SARS疫情(非典)的策略,用来应对德尔塔毒株就行不通。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也表示,新加坡的防疫进程不能固守成见,须保持思想开放和愿意吸收的学习精神。
而新加坡为了防疫,采取的是不搞“清零”、不宣布“自由日”的中庸之道。也就是被一众网友称呼的“仰卧起坐式抗疫”。
除此之外,就是新加坡民众对于政府、制度的高度信任,接种疫苗并遵守安全管理措施等。
疫情也有积极一面
希望民众以后生病戴口罩、归还碗碟
王乙康表示,新加坡逐渐与奥密克戎共存,抗疫之路进入新阶段。这一路走来,很多人因为疫情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朋友,对于新加坡的建筑、餐饮业也造成沉重打击。
但冠病疫情也有积极的一面,它推动了数码科技的转型,也体现了新加坡举国一心战胜危机的韧性和毅力。
与此同时,王乙康也希望新加坡民众在疫情中养成的良好习惯能够持续下去。比如生病戴口罩、自主归还碗碟、居家上网课等。
疫情导致的居家办公,也能让民众脱离以前的“繁忙时间”。同时也能减少交通高峰期的出现,以后或许可以少建造公路,多绿化。
通心粉们做好过年的准备了吗?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分享哟~
- The End -
热干货:全面的留学移民政策
冷知识:有趣的奇葩百态狮城
新鲜事:及时的坡岛热门新闻
#今日汇率
1 新元 = 4.6844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2133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