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一社區的居民在領取物資時,各式各樣的排隊物品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事情發生在碧山東區,大家需要排隊領取居民委員會分發免費食物,大家除了用各式各樣的紙巾和塑料袋代替自己排隊之外,竟然還出現了鵝卵石。
圖片來源:Bishan East Zone 1 RN 臉書
用這樣的物品來排隊,也不免會因為到底是誰的而產生爭執。面對此情此景,居委會也只能無奈地在臉書發出聲明:只接受「實體的人類排隊」,而那些在地上的創新排隊物品,將被視為垃圾被清理。
新加坡的占座文化
用物品來排隊,像極了新加坡占座文化(或被稱為Chope)。這是新加坡社會獨有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主要體現在繁忙的小販中心、咖啡廳、商場或是演唱會售票處等公共場所。
去年薛之謙來新加坡開演唱會時,還吐槽過。
為了確保在擁擠的地方能夠找到座位,創意的人們往往突發奇想地使用了,像是紙巾包、購物袋、雨傘、手機殼等物品,提前占用座位。而這些被放在座位上的物品,就會暫時被視為座位已被保留的一個特殊標記。
大家都喜歡用這些物品占座
占座,通常使用的都是一些隨身所帶或常見的個人物品,像是紙巾或雨傘。這些東西比較容易買到,而且價錢也不貴,即使被偷了也不會心痛。
圖片來源:網友Miko分享
話雖如此,還是會有人使用像是包包或是手提電腦,這種比較大的物件占座。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大物件占座比較顯眼、不難被忽略,而且往往也比較不容易被拿走,所以也是常見的占座吉祥物。
「占座文化」也有爭議
這外人看起來不可能或奇葩的占座文化,在新加坡得以有效的實行。這主要歸功於新加坡的安全性,根據今年《福布斯顧問》(Forbes Advisor)發布的風險評估和比較報告中顯示,按照各種災難、犯罪率、個人安全性等等的評估要素,新加坡在全球60個的主要城市中,被評為最安全的城市。厲害!
新加坡獲得0分,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但有些人認為占座行為不公平,因為它可能讓那些已經拿到食物但沒有找到座位的人陷入尷尬境地。還有人擔心占座行為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因為人們可能在找到理想座位後,占據其他座位的物品被遺棄。
新加坡的占座文化是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反映了大家在面對有限資源時的應對策略。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爭議,但它在新加坡被廣泛接受和遵循,體現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對規則的尊重。
占座雖情有可原,但也要有底線。如果被濫用,肯定會給社會秩序造成一定的混亂。就像開始提到用塑料袋或石頭占座還引起爭執就不合適了,大家對「占座」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KT丨編輯
HQ丨編審
臉書丨來源
臉書,新加坡眼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