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馬》報道,大馬國際貿工部長阿茲敏周五(28日)發文告稱,大馬的出口達1.24兆令吉,實現2021至2025年第12大馬計劃中的2025年99%出口預測,提早4年達標,同時也寫下自1994年以來的最快增長紀錄。
「貿易順差則是自1998年以來連續24年不中斷。這些顯著成就是得力於強勁的外部需求和更高的原產品價格。」
反之,前財長林冠英周六(29日)發文告調侃稱,現在的大馬政府是一個決策混亂、政策朝令夕改和令投資者喪失信心的政府,委實不值得人民的授權委託。
沒有將新加坡納入研究 他聲稱阿茲敏最近吹噓,2022年大馬是東南亞諸國當中,對外國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但阿茲敏卻未告知全部事實,即披露米爾肯研究所並沒有將新加坡納入他們的研究,儘管新加坡是東協的成員並且地理位置位於東南亞。
「當大馬在2022年的投資尚且未能超過印尼、泰國、新加坡甚至越南之際,我實在不希望看到阿茲敏再次打嘴炮。」
連柬埔寨FDI都高於大馬 他說,大馬在2020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為30億美元,而新加坡為910億美元、印尼190億美元、越南160億美元,甚至柬埔寨的外國直接投資也高於馬來西亞 ,達36 億美元。
他指出,行動黨領袖將在農曆新年後對米爾肯研究所的調查進行更詳細的分析並對外公布成果。
此外,林冠英今日也指稱,大馬政府沒有從一系列災難性的失誤中吸取任何教訓,包括過去的全面封鎖、防疫標準作業程序不斷U轉 、執法雙重標準,以及政策朝令夕改等。
「這一連串的失敗,已經導致近3萬2000人喪生、290 萬人染疫,並且造成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令吉。」
此前,阿茲敏在昨日發文稱,大馬的穩健貿易表現與本區域的國家和地區一致,尤其是印尼、台灣、中國、韓國、泰國和新加坡也正在擺脫新冠危機所帶來的影響。
他說,展望未來,得益於持續的電器和電子產品及原產品需求,大馬的貿易增長預計將保持積極勢頭,而由於新型新冠毒株的出現,以及供應鏈中斷導致的全球經濟不明朗,或將影響貿易表現。
6領域產品創雙位數擴張 阿茲敏提及,大馬此強韌增長得益於電器和電子產品、石油產品、金屬製品、棕油和棕油農產品、橡膠產品,以及化學品和化學產品的強勁出口,這些產品均創下歷史新高的雙位數擴張。
「製造業、農業和採礦業的出口實現雙位數增長,製成品則首次達到1兆令吉水平。」
他也指出,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分別是東協、中國、美國和歐盟錄得新高的雙位數擴張,而對日本的出口在連續3年下滑後,也重回至雙位數增長。
同時,對哥斯大黎加、肯亞、埃及、奈及利亞、加納和伊拉克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湧現顯著增長。
「對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的出口在連續兩年萎縮後呈上升趨勢,並創下新高。」
+1
1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