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東西線在故障六天後,於周二(2024年10月1日)全面恢復。(圖:林祥龍)
地鐵東西線在故障六天後終於全面恢復,並在周二(1日)迎來首波下班人潮。記者在現場發現,地鐵站人潮雖較往常多,但還不至於擁堵。有受訪乘客說很欣慰地鐵終於全面恢復,因為她過去幾天有幾次被逼轉搭德士,花了接近200元。
《8視界新聞網》記者周二(1日)傍晚5點50分左右抵達裕廊東地鐵站,觀察到下班尖峰時段的人潮比以往多,但由於列車到站的頻率很高,沒有讓公眾等待太久。
48歲上班人士李靈芝受訪時說,留意到今天到地鐵站的時候人潮比較多,平時高峰時期不會這麼多人。
但她也說,周二通勤沒有遇到任何困難,而且特別順利。
25歲上班人士李思琪也表示,雖然地鐵已經全面恢復服務,但有發現列車會比較慢。當被問起對當局在這次故障事故的處理方式是否滿意,李思琪覺得,如果滿分為十分,會給七到八分。
需要額外花費搭德士
她分享,這幾天發生的地鐵故障,讓她平時的通勤時間增加多30分鐘,所以這幾天都需要提早30多分鐘出門。
即便如此,由於早上高峰時期有時真的人太多,不僅有上班人士,還有小孩子需要上學,有時就得麻煩父母載她上班。有一次,她也因為逼不得已,從波那維斯達站搭德士到裕廊東,結果花費高達50元。
李靈芝也說,這幾天搭了差不多四趟德士,總共花費差不多200元。
她說,其實有嘗試搭接駁巴士上班,但卻花了超過40分鐘時間,而且還會因為人太多而上不了巴士,每天都需要提早兩個小時出門。
認為當局處理方式仍有進步空間
李靈芝覺得,當局的處理方式仍有待進步,她給他們打了六分,因為認為其實可以處理得更快。不過她給國人打了「十分」滿分,讚揚國人在這次的事件中團結一致,給予當局很大鼓勵。
26歲上班人士陳汶賢則給當局打了五分,同時認為通過這次事件,可以讓人意識到高度以來公共運輸的我國,需要有更多元的出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