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考試將近,許多中學生已經開始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除了翻閱筆記和完成學校作業,不少學生還通過網絡下載其他學校的歷屆考題,希望通過多做練習來提高成績。我今年讀中二,也不例外。然而,在瀏覽各大免費網站後,我發現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許多學校的中二試題,竟然仍在考我中一時學過的內容。例如,我現在正在學習二元二次方程,而一些學校的試卷還在測試普通的二元一次方程。仔細查看這些試卷的來源後,我發現它們多出自一些知名度較低的鄰里學校。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名校的試卷。這些少數流出的名校試卷儘管也是中二的,但考題更為深奧,涉及複雜的各類公式,例如力學、光學、生態系統和化學反應等知識。當大多數學生還在學習基礎理論時,名校的試題已經要求學生理解,並運用這些高年級知識。
當我對比各校的試卷時,發現測試的內容和深度存在極大的差異。這些試卷都是針對同一個年級的年終考試,按理說教學進度應該一致。然而,從各校試題的深淺來推論,顯然不是。
出於好奇,我查閱教育部指定的課本和官方網站發布的教學大綱,發現試題難度和測試範圍較低的鄰里學校,其實完全遵循官方規定。
相反,那些名校的高難度試卷,才是超前教學的「異類」。名校通過提前教導高年級的知識,給學生更多時間理解和鞏固這些內容,確保在未來的O水準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這種超前教育的方式雖然打破常規,卻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查漏補缺,讓他們在考試時可以更加從容應對,避免砸了名校的招牌。
2026年將會是新加坡最後一屆劍橋O水準考試(編按:從2027年起,中學會考將不再分N水準和O水準,學生將參加由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制定的「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簡稱SEC)考試)。坊間盛傳,這一屆考試的難度,可能會如史詩級地獄般難,政府或許希望藉此展示新加坡本土考試體系的優勢。這一傳聞讓更多的家長和學生焦慮,他們認為提前學習難度更高的知識,有助於在這場考試中脫穎而出。名校的做法雖然有違常規,但似乎對學生大有裨益。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種超前教學是否對鄰里學校的學生公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鄰里學校的學生僅僅因為在小六會考中沒有取得優異成績,就被排除在名校之外,甚至連「內卷」的資本都沒有。這種不公平讓很多人感到無奈。
政府已經宣布取消中學分流制度,未來的學生可能不再被小六會考成績嚴重影響,但對於2026屆及更早的學生來說,小六會考恐怕仍是會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升學考試。無法進入名校導致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深感壓力,他們有的甚至認為,進入鄰里學校就意味失去進入優秀初級學院和大學的機會。這一現象凸顯小六會考在新加坡教育體系中,作為人生分水嶺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