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白血病療法新突破 為全球患者重燃希望

2024-10-06

(新加坡訊)14歲的越才(Viet Tai)是個陽光開朗的少年,喜歡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也對跆拳道充滿熱情。然而,4年前的他,命懸一線。在新加坡醫療團隊的全力救治下,這名來自越南的年輕人,從白血病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迎來生命的曙光。

當時,越才在越南被診斷出罹患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簡稱T-ALL),這是一種罕見的血癌。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但經過幾輪化療後,病情仍不見好轉。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從親友口中聽聞新加坡醫療技術先進,決定前來求醫。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當時正準備對一種新型細胞療法,進行臨床試驗。這種療法專門針對白血病細胞中的CD7抗原,對那些傳統治療無效的T-ALL患者來說,帶來了新希望。越才是第一個參與這項臨床試驗的患者。

治療期間,越才(右)和楊榮柱合影。

醫護團隊與越才在治療期間的合影。

這一新療法,由國大楊潞齡醫學院聯合國大醫學組織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在新加坡實驗室通過基因工程技術開發。這也讓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成功開發出應對T-ALL CD7抗原細胞療法的國家。

國大癌症中心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楊榮柱教授解釋說,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簡稱ALL)分為B細胞型和T細胞型兩種。其中,T-ALL較為罕見,患者僅占10%。

楊榮柱指出,即使進行大劑量化療和骨髓移植,復發後的T-ALL病患存活率,不到10%。

至於較常見的B-ALL,則因為擁有CD19抗原,因此除了化療和骨髓移植,患者還可通過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進行治療,即用CAR-T細胞來殺死癌細胞。

但對T-ALL患者來說,CAR-T細胞療法的效果並不理想,因為CAR-T細胞往往會自我破壞,導致療效失敗。

不過,新加坡研究人員成功找到突破口,將CD7抗原藏於CAR-T細胞內,避免自毀現象,讓CAR-T細胞能有效殺死癌細胞。

楊榮柱教授(後排右起)、胡齡之,曾賢麗與團隊,通過新的療法突破,挽救了越南少年越才(前排右)的生命。他康復後,與母親(前排左)來新加坡受訪。

新加坡國大醫院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顧問醫生胡齡之指出,CAR-T細胞療法常被稱為活體藥物、活體療法。

她說:「我們從病人體內提取細胞,對它進行改造,再把它送回病人體內,對抗癌細胞。」

胡齡之也提到,雖然針對T-ALL病例的CAR-T細胞改造過程,多了一道工序,但副作用與B-ALL病例相當,甚至更少。

越才回憶說,接受新療法前,他經歷多輪化療,病情不但沒起色,腿部還多次出現感染和血栓。2019年9月2日,他在隔離病房裡接受了CAR-T細胞療法。10月1日複查時,癌細胞已經消失。

「化療經常讓我吃不下飯,甚至失去行走和自理能力,但是CAR-T治療,我沒什麼明顯不適。」


相关文章

  • 突發!新加坡金文泰商業街一女子跳樓身亡
  • 飆速160公里玩追逐遊戲 網紅撞死少女還說活該
  • 新元兌美元創10年新高,對新加坡而言喜憂參半
  • 遺憾沒讓父母享福 李銘順自責「不該勸爸媽退休」
  • 黃志明:科技須以人為本 職總將助工友轉型
  • 沈穎出席西班牙發展融資國際會議 將發表國家聲明
  • 紅點同心黨選出新中委 拉維連任秘書長
  • 「以前只能想像 現在看到了」 一趟尋親旅 完成一家人多年期待
  • HealthHub應用程式出現間歇性服務中斷 當局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