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費高漲,中低收入家庭除了政府出手補貼還得靠這個四字訣

2024-10-06

你可曾通過這一類路演了解自己能進修哪些課程,提升就業能力?(聯合早報)

作者 倉吉

去幾個月來,不少地鐵站、商場都可以看到不同公司的路演,推銷不同的學習課程。資深人士看來是推銷的重點對象,他們常被攔路介紹課程。

從今年5月開始,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新加坡公民可以動用政府提供的額外4000元供培訓補助,報讀7000多個為提高他們就業能力而設的課程,內容包括數碼營銷、慢性疾病的識別與護理以及如何計算與呈報企業碳排放等。課程林林總總,任君選讀。

精深技能發展局也在網站上公布了這筆補貼適用的課程清單。這些課程除了涵蓋數碼、護理與綠色經濟這三個具備巨大增長潛力的領域。此外,還有一些同清潔、保安與餐飲業這些落實漸進式薪金模式的行業相關。

政府出錢鼓勵退休人士和轉業人士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也同時養活了一個新興行業,較有科技知識含量的「補習學校」應運而生。

課程配套範圍之廣,涵蓋面之大,顯示政府推動這個全國學習風氣的誠意。

然而,有多少人響應政府的號召去報名上課,利用了這筆學費,還有待政府作出階段性評估。

政府推出了各種補助計劃,以期減輕新加坡人的生活費壓力。(海峽時報)

今年2月,時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發表預算案聲明時,宣布「定心與援助配套」( Assurance Package)再加碼19億元,生活費特別補助(Cost-of-Living Special Payment )是配套中的重要成分,旨在減輕新加坡家庭的生活費壓力。

就在上個月,超過240萬名新加坡人獲得200元至400元的生活費特別補助,中低收入群體獲得較高援助。

今年滿21歲、可估稅收入為10萬新元以下,且擁有不超過一套房產的成年新加坡人,無論住哪類房產,皆可獲得政府發放的一次性生活費特別補助。

可估稅收入不超過2萬2000新元者獲400元補助;可估稅收入在2萬2000新元以上至3萬4000新元的國人獲得300新元;可估稅收入在3萬4000新元以上至10萬新元的公眾獲得200新元。

由此可見,生活費特別補助是專為中低收入者「量身定製」,儘量做到「公平公正」。

黃循財總理星期三(10月2日)通過視頻向國人報告好消息:

接下來幾個月,政府還會提供更多援助,包括每名新加坡人將獲得高達600元的現金補助,每戶家庭也將有額外300元的鄰里購物券,以及水電費回扣。

隨著全球局勢的改善,通脹預計還會持續放緩到冠病疫情前的低水平。

政府加大力度協助人們減輕生活費上漲的負擔,從另一角度來看,生活費上漲的勢頭仍舊兇猛。

又或者說,這是政府的用錢策略,分階段的補助,既可提醒人民「阿公的錢」得來不易,不要一拿到錢,就當作是政府貼錢請喝酒,晚上到樓下咖啡店多喝幾杯

政府給民間的生活費補助,不希望養出懶人,更不希望養出酒鬼。

社區理事會鄰里購物券(CDC Vouchers)除了幫助人們應付日常開銷,也帶動鄰里商店的生意。(聯合早報)

若為行政上的方便,政府大可直接把現金交到人民的手上。政府卻選擇通過各種途徑讓人們受惠,也帶動經濟的發展,實在是一舉數得。

政府用錢用在刀口上,不斷製造各種名堂和「藉口」,既要分富於民,又怕養大人民的胃口。最重要的是,種種的填補、補助不會變成理所當然的社會福利。

黃總理指出,長遠來看,控制生活費的關鍵在於確保新加坡人可繼續有工資較高的好工作。

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料會加快,通貨膨脹會降低,更多員工的實際收入應該會增加。政府的樂觀,小市民以為然否?

生活費補貼再補貼,減輕民間的生活壓力,這固然是好事。但單靠政府補貼不是「萬靈丹」,更有分寸的消費,量入為出,才是中下家庭應有的抗通脹態度。


相关文章

  • 新航機票大跳水降價!✈️往返機票包到完S$148起,歐洲、紐西蘭、美國都能飛,年底不出去玩都不行~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搶到亂!新加坡近期超夯的毛絨玩具,三大品牌限時售賣,每個人瘋買🫢你集齊所有款式了嗎?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最後一公里配送大升級!新加坡擬強制新建築預留送貨區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 全球關稅戰影響下,新加坡一季度就業人數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新動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