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最後一場賽事,吸引約1萬人到場觀看並與克蘭芝馬場告別,不少公眾都因為從來沒有到過馬場而特別前往克蘭芝感受氣氛。10場賽事從上午11時至下午6時舉行,越往後的賽事就越多人觀賽,現場氣氛也越高漲。
星期六(10月5日)傍晚5時30分舉行的第100屆新加坡金杯賽,是新加坡也是克蘭芝馬場的最後一場賽事。為了紀念最後一次賽馬,賽馬公會免費開放一樓看台觀賽區,讓18歲以上的公眾免費索票進場,一同見證新加坡賽馬活動的完結篇章。
新加坡賽馬公會星期六(10月5日)舉行最後一天的10場賽事,共有148匹馬出賽,爭奪總額超過200萬元的總獎金,獎金最高的是圖中第10場的「第100屆新加坡金杯大獎賽」,獎金高達138萬元。第14號馬在眾人的吶喊與歡呼聲中勝出,為最後一場賽事畫下句點。(葉振忠攝)
有部分公眾在上午11時第一場賽事開場前到現場索票。不少馬主、馬會員工與家屬也特別到場,紀念這一刻。(葉振忠攝)
馬場提前在線上與線下贈票讓公眾索取,有部分公眾在上午11時第一場賽事開場前到現場索票。不少馬主、馬會員工與家屬也特別到場,紀念這一刻。會場內擠滿不同年齡層的公眾。
24歲的張紅力與表兄弟李昆倫都是首次到克蘭芝馬場,他們的父母提前給他們留了票,讓他們感受最後一次賽馬的氣氛。
在每場賽事前,公眾都可以先到馬圈近距離仔細研究馬兒和騎士才下注。(葉振忠攝)
李昆倫說,他的父親是馬主,在法國和歐洲多個地方都有馬兒。因此他從小經常跟父
親在歐洲如英國等地看賽馬,他希望能體驗新加坡的賽馬氛圍與歐洲大賽有何不同。他對政府收回馬場感到有些惋惜,但他也認為將來這塊地段用作發展住宅等用途,可讓更多人受惠。
不少公眾趕在最後幾場賽事前去下注,紀念這即將走入歷史的賽馬活動。(葉振忠攝)
50歲的林淑美與兒子一起前往馬場。她約從10年前,開始迷上賽馬,只要感到有靈感時,都會前往馬場。「我們全家都喜歡賽馬,平時也都經常來馬場,今天是最後一場,就更不可能錯過了。」她也表示對馬場關閉感到不舍,並說她已經跟家人約好,未來他們會結伴,有空就飛到香港看賽馬。
林德興(48歲,科技人員)與妻子在兩周前,因為好奇而第一次買票進入馬場觀賽,當天又索得最後一場的免費門票,就決定再次到馬場感受熱鬧氣氛。他明顯感受到最後一場賽事的人真的好多。馬場紀念品很早就被一掃而空,他表示沒有買到紀念品留念,感到特別惋惜。
林德興認為現場看賽馬氣氛很棒,可以感受到馬兒衝刺時的緊張氣氛。「看過賽馬才知道什麼叫做『一馬當先』,還真的是有些賽事勝出的馬兒遠遠把其他對手拋在後頭。」
新加坡賽馬公會的會計部高級經理鄭伊玲(51歲)受訪時說,許多馬場員工也把這一天看成是一個值得紀念和歡慶的日子,大家都把親朋好友邀請到馬場來見證歷史。她說,會計部的工作會繼續做到2027年,離開馬場後她打算轉換跑道往旅遊業發展。
新加坡賽馬公會成立於1842年,最初名為「新加坡體育俱樂部」,使用花拉公園的場地。1933年賽馬場在武吉知馬落成使用,1999年搬到克蘭芝現址,占地120公頃。政府去年中宣布於2027年3月收回克蘭芝賽馬場,供發展住宅等用途。
隨著最後一天的賽事完結,182年歷史的新加坡賽馬傳統也就此結束,成為新加坡馬迷的共同回憶。
文:王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