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介紹了達士嶺組屋,大家是不是還意猶未盡呢?別擔心,接下來我帶大家繼續探索新加坡的另一座傳奇組屋——杜生閣組屋(SkyTerrace@Dawson)!
這是新加坡政府「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中的得意之作,位於女皇鎮瑪格烈通道與杜生路的交界處。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氣勢?不急,等你看完之後,可能會覺得它不只是氣勢,簡直是新加坡公共住宅設計的「時尚先鋒」!
項目背景:美麗的構思與精巧的設計
杜生閣組屋的設計可是精心策劃的。它由新加坡著名的SCDA建築事務所操刀,2008年開始設計,歷時七年才建成,2015年正式亮相。
從規劃到落成,它的目標就是要打破人們對傳統組屋的印象。
設計理念圍繞著「園林住宅、與自然環境的聯繫以及多代同堂的現代生活方式」,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實,它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這片組屋占地超過87,000平方米,由五座錯落對稱的高塔樓組成,樓層高度在40至43層之間,宛如城市中的新地標。
這裡共有758個單元,包括三房、四房、五房式單位,甚至還特意設計了65戶雙層多代同堂的閣樓單元,讓年輕一代和他們的長輩可以在同一個屋檐下且互不干擾地居住(嗯,還是要給大家一點隱私空間的)。
特色一:多代同堂的「新居住模式」
杜生閣組屋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就是多代同堂閣樓單元。
這些單元特別為有老年父母和年輕家庭的住戶設計,不僅布局巧妙,還有「親樂齡」裝置和雙鑰匙設計——每代人各自的生活空間既獨立又互通。
想像一下,既可以和父母保持親密關係,又不會因為太親近而彼此困擾,這種設計無疑解決了很多家庭的難題。
這些閣樓單位還不止是為了家庭和諧,它們的空間利用也別具匠心。
通過設計「L型空間」,讓客廳的天花板高度幾乎是普通單元的兩倍,讓你在家也能體驗到「一覽眾山小」的寬敞感。
而在這樣的空間裡,無論是放個吊椅還是布置個空中花園,住起來都特別舒適。
特色二:垂直綠化的城市綠洲
現在,再來聊聊杜生閣組屋的另一大特色——垂直綠化。在新加坡這座「花園城市」,綠色不僅在地面,還能往天空中延伸。
杜生閣組屋在這點上做得尤為突出:從建築側牆到停車庫周圍,甚至車庫頂部的觀景天台和那些懸在空中的空中花園,全都被植被覆蓋,宛如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開闢了一片空中森林。
特別是那六個設計獨特的空中花園,每個花園都懸掛在半空中,讓人仿佛住進了城市的「懸崖村」。
你可以想像一下,每天起床,推開窗戶就是一片綠意蔥蘢,連陽台上都能聽到鳥叫聲,生活簡直美不勝收。
不過,雖然設計得如此美好,我在實地考察時發現,空中花園的利用率並不高。也許是大家都太忙了,誰還會有時間在空中散步呢?
特色三:綠色科技與生態環保
杜生閣組屋不僅有美觀的垂直綠化,還在環保科技上走在了前沿。大樓的天台安裝了太陽能板,可以為公共設施供電,節能又環保。
此外,組屋還利用了雨水收集系統,將雨水儲存起來,用於澆灌園區植物。這些設計不僅有助於節約能源,還彰顯了新加坡「智慧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
特色四:實用與美觀並存
杜生閣組屋在設計上雖然以自然環境和綠色居住為亮點,但它並沒有過多地追求奢華配套設施。
畢竟,周邊有豐富的商業配套,咖啡店、超市、學校一應俱全,生活便利性一點都不打折扣。
在社區內,組屋還提供了一些活動場地和社區咖啡店,供居民休閒娛樂。我去的那天,剛好碰上有居民包下了整個咖啡廳舉辦派對,熱鬧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杜生閣的兒童活動場地設計得非常周到。
它被巧妙地安置在組屋的東側,用綠化和社區集會場地圍合成一個獨立安靜的空間,不僅讓孩子們能自由玩耍,還避免了他們的歡笑聲干擾到周圍的居民,這種細心的設計真的是「無微不至」。
特色五:城市中的「綠色夢」
總結一下,杜生閣組屋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前瞻性的理念,打破了人們對傳統平層組屋的固有印象。
它不僅在建築上大膽創新,將閣樓戶型與普通平層相結合,還通過垂直綠化讓建築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開創了新加坡組屋的新模式。
雖然空中花園的利用率可能並沒有設計師期望的那麼高,但這種將自然引入城市生活的理念,已經為新加坡的住房設計樹立了新的標準。
在這裡,綠色不僅僅是裝飾,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杜生閣組屋不僅讓人們看到了城市居住的更多可能性,也成為了新加坡公共住房的創新典範。
想像一下,在這樣一個融合了現代設計、綠色科技和社區關懷的空間裡生活,是不是感覺心情都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