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左)和全國商聯總會副會長劉福記(右)。(圖:沈欣穎)
「新加坡小販美食談」回來了!旨在推廣本地獨特小販文化的美食談活動,自第一系列四場活動舉辦後,即引發熱烈反響,主辦方全國商聯總會再接再厲將從下個月起再主辦第二個系列四場活動。
今年是新加坡小販文化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周年,這項配合四周年慶主辦的第二系列活動,將分別於11月2日、9日、23日和12月7日舉行,屆時將邀請小販們分享他們美食歷史、烹煮心得以及傳承故事。
第二系列四場活動仍延續第一系列模式,由CAPITAL 958的著名DJ邱勝揚(邱老爺)親臨現場主持,並邀請50名公眾報名參加。每一場邱勝揚都會與三位受邀小販,在台上進行交流與分享。
下月打第一炮的是大巴窯七巷第20座小販中心,其他三場的地點分別是馬林百列中路第84座小販中心、馬西嶺巷第20座小販中心和實龍崗花園大道49A小販中心。
美食談是非常生活化的活動
針對第二系列四場美食談,全國商聯總會會長楊向明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美食談是一個非常生活化活動,邀請公眾到小販中心,聆聽小販們的心得、心聲以及他們面對的問題,這樣能使大家對小販的運營有一個非常全面的了解。
他說:「小販中心帶出我國獨特的飲食文化,每天有70至80%的食客,都會到小販中心吃東西,這項活動能提高大家對小販的了解,這是好事。」
他也說,本地人口逐漸老化,小販這一行的平均年齡,目前是介於62歲左右,如何鼓勵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也是推廣小販文化的目標。
他表示,小販行業不容易,工作時間長,在社會上被認為是低階層工作,但其實小販中心對於要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機會,能給他們提供一個自由和低成本的經營模式。
他說:「政府也推出不少機制,比如小販孵化計劃,給想要加入的年輕人減輕經濟負擔,給他們扶持和鼓勵。」
此外,他說,有關當局也應思考如何改善小販中心的環境和設施,比如改善通風系統等,以吸引更多人到小販中心。
美食談活動吸引更多小販中心加入總會成為會員
全國商聯總會副會長兼小販組組長劉福記透露,目前我國有121個小販中心,成為總會屬下小販組會員的僅有32個。但他說,借著美食談活動,總會收到好些小販中心表示有興趣加入成為會員。
他說,成為會員後,總會能更好代表他們與環境部或其他政府部門溝通,給予他們更好的協助,目前仍有部分小販對數碼化不熟悉,總會就能給予協助。
他舉例,身為文禮小販協會主席的他,在還沒加入前,也是孤立無援的,很多事情必須自己摸索,但成為會員後,就能獲得幫助。
因此,他說:「美食談這個活動,除了讓公眾了解攤販們的故事外,也能吸引更多小販中心,加入總會成為會員。」
四場美食談 每場邀50名公眾參加
主辦方表示,四場美食談都會邀請公眾參加,每場只限50名公眾報名。成功報名參加的公眾都有機會免費品嘗應邀分享的小販的美食,以及其他攤位的食物。獲邀出席的公眾也會獲得主辦方發送的禮包。
有興趣報名參加的聽眾和讀者,敬請留意本月21日《8視界新聞網》和CAPITAL 958發布的報名詳情。《8視界新聞網》與CAPITAL 958仍是美食談活動的支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