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本地媒體
一直在討論政府將在
2025年1月起關閉
55歲以上公積金會員
特別戶頭的新聞
圖源:8視界新聞網
大家是不是看了這個標題一頭霧水
不知道這個CPF特別戶頭
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用?
奶蓋特意幫大家去研究了一番~
CPF里的「花頭」你懂嗎?
在新加坡賺錢的打工人
一般都不能離開CPF
公積金CPF
作為新加坡的退休養老制度
已經連續15年
被評為「亞洲最佳退休養老制」
大家覺得這個評價客觀嗎?
圖源:8視界新聞網
根據現在CPF制度的規定
在55歲以前每個人的公積金
都有三個戶頭
普通戶頭
(Ordinary Account,簡稱OA)
特別戶頭
(Special Account,簡稱SA)
以及保健儲蓄戶頭
(Medisave Account,簡稱MA)
當公積金會員到了55歲時
公積金就會自動為大家設立
退休戶頭
(Retirement Account,簡稱RA)
從2025年1月起
年滿55周歲公積金會員的
特別戶頭(SA)將會被強制關閉
當特別戶頭(SA)關閉後
其中的存款都將先轉入退休戶頭(RA)
在填足到超額存款後
剩餘存款會轉入普通戶頭(OA)
圖源:Singlife
由於現在特別戶頭(SA)的
收益率比較高(4%)並且提取靈活
退休戶頭雖然利率也較高(4%)
但是只能按月領取
而普通戶頭的利率較低,只有2.5%
圖源:Singlife
所以特別戶頭的強制關閉
將會使一部分使用CPF進行投資的
高收入人士
失去流動性和高利率的雙重選擇
而有部分CPF特別多的朋友
甚至無法享受退休戶頭的高利率
只能把錢放進利率低的普通帳戶
因為他們退休帳戶的錢實在太多了
已經達到了超額存款標準的
40萬+新幣!
但是據公積金給出的統計
這部分人士可能
只占公積金會員的1%
真正的有錢人的煩惱......
所以一句話總結下
如果你的CPF沒有那麼、那麼多錢
那55歲之後關閉特別戶頭的影響
其實也不是很大
只是你的錢從可以隨時提取的
特別戶頭
轉去了只能按月支取的退休戶頭
但是利率依然還是美美的~
不過雖然利率依然很美
但是進入退休戶頭的錢
從此就只能看、很難取出來了
因此很多不打算
在新加坡養老的中國朋友
就會覺得非常不划算、不機動!
最近辣媽小編身邊就常常聽到類似討論
「要不要退休的時候把PR退掉
取出來CPF回中國去養老?」
*網際網路示意圖
辣媽找到了一位堅定要回中國養老的
新加坡PR朋友
她原本生活在上海、後來去了美國
在美國生活了幾年之後
又搬來了新加坡
現在她就等著退休之後
退掉PR、拿著CPF
回中國美美養老啦
一起來聽聽她的想法吧~
資料來源:HD
內容整理:芝士奶蓋
為什麼要選擇
回中國養老呢?
首先考慮的原因還是對環境的熟悉程度。
我和老公都是上海本地人,從小到大都是在上海讀書工作生活,2014年時因為工作原因去了美國,後來又從美國搬來了新加坡。但是大部分親戚朋友和人際關係都在中國,一直也覺得中國的生活環境更加熟悉和舒適。
還有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醫保問題。
在國外生活得久了,就知道中國醫療系統的好。雖然醫院裡的人永遠那麼多,醫護人員的態度也一般般,但價格真的便宜很多。而且因為中國的病人基數大,醫生接觸的病例更多,對病情的診斷水平感覺比國外醫生高出不少。
*網際網路示意圖
而且在國外生活是一定要買醫療保險的,不然你真的有可能破產。在美國時我曾經遇到過去短期交流的中國人,不幸生了一場大病,結果欠了醫院300萬美金。雖然國外的醫院是先看病後付錢的,但最後我也不知道那對中國夫婦有沒有支付完醫院的醫療費。
來到新加坡之後,我女兒的嘴巴上也曾經長過一個小囊腫,在中國只要幾百塊人民幣就能做的小手術,還可以享受醫保報銷。但是這樣簡單的手術在新加坡就需要3000新幣,幸好我老公的公司有醫保可以報銷,不然錢包真的要大出血。
所以醫保也是我們打算回中國養老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美國和新加坡的醫療價格都實在太貴了,而且醫生水平從我們接觸過的來看,感覺也不是很讓人放心。所以我們一直都在持續交中國的醫保,為將來回去生活做打算。
最後還是對生活成本的考量。
中國畢竟物價便宜、生活便利,退休後可以四處遊玩。如果選擇在新加坡養老,生活成本真的太高,拿著同樣的退休收入,在中國和在新加坡可以享受生活質量天差地別。
所以我一直打算等到退休之後,就把PR割了再把CPF里的錢取出來,然後回中國養老。至於孩子他們願意生活在新加坡或者去世界上其他國家,就全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大家對辣媽這位朋友
回中國養老的計劃贊同嗎?
還記得辣媽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幫大家分析全世界最適合
新加坡人的養老地
還沒有讀過的朋友快快讀起來~
你打算去哪裡養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