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進跨國企業最低稅率立法 有效納稅率須達15%

2024-10-17

新加坡國會於星期一(10月14日)對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inimum Tax) Bill)和所得稅(修正)法案(Income Tax (Amendment) Bill)進行了二讀,這兩項法案通過後,將會繼續落實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的稅制變更,確保跨國企業在新加坡的有效納稅率至少達到15%。同時通過這兩項法案,引入一系列措施吸引高質量投資,促進經濟發展並與國際稅務的發展齊頭並進。

根據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新加坡將引入「國內補足稅」(Domestic Top-up Tax,簡稱DTT)和「跨國企業補足稅」(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op-up Tax,簡稱MTT)。若法案通過並施行,從2025年1月1日或之後的日期起,全球年營收至少7億5000萬歐元(約10億8670萬新元)的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運營或設立總部的,必須確保其有效納稅率不低於15%。

這兩個稅種是新加坡響應經合組織(OECD)發起的第二代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計劃(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2.0,簡稱BEPS 2.0計劃)下的第二支柱下的兩項措施,其目的在於確保全球稅收進一步公平。

具體來說,針對在新加坡運營的大型跨國企業,如果其在本地的有效稅率低於15%,將通過「國內補足稅」補齊至這一最低稅率。而對於總部設在新加坡的跨國企業,其任意海外實體的有效稅率若低於15%,則必須通過「跨國企業補足稅」確保全球有效稅率達到15%這一標準。此舉不僅防止稅基侵蝕,還確保新加坡的跨國企業在多國運營時不會通過低稅率地區避稅。

新加坡財政部第二部長英蘭妮在為法案提出二讀時指出,歐盟、英國、瑞士、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香港等司法管轄區已經實施或計劃實施BEPS 2.0計劃。她特別提到,新加坡政府計劃將通過這些稅收措施獲得的額外收入用於提升本地商業環境,包括提升勞動力技能、培育創新生態系統、改善基礎設施及連通性。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還通過所得稅(修正)法案引入了一系列旨在吸引高質量投資的激勵措施,以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法案中提到的「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計劃」(Refundable Investment Credit,簡稱RIC)是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的一項重要政策。

根據該計劃,企業如果在新加坡進行高價值且具有實質性經濟活動的新投資,可以利用該抵免措施減免其應繳的公司稅。如果抵免額超過了企業應繳的稅款,未使用的部分將在四年內以現金形式退還給企業。英蘭妮部長在國會指出,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計劃將為新加坡吸引更多高質量投資,進而為本地勞動力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並支持本地經濟的綠色轉型。

此外,《所得稅(修正)法案》還擴展了「裝修與翻新計劃」(Renovation and Refurbishment Scheme,簡稱R&R Scheme)的適用範圍,主要為面向客戶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持。根據該計劃,餐飲、零售等面向客戶的企業可以將裝修和翻新費用作為稅收抵扣。新的修正案將從2025估稅年起擴大其適用範圍,涵蓋設計師和專業服務費用,每三年內的最高扣除限額為30萬新元。

雖然全球經濟形勢不佳,但新加坡仍是跨國企業的理想投資目的地。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已吸引54億新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全年投資額將在80億至100億新元之間。亞馬遜雲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和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跨國公司近期都宣布了大規模的投資計劃。亞馬遜雲科技將在未來四年內投資120億新元,用於擴展在新加坡的服務和基礎設施,而阿斯利康則將投資15億美元(約20億新元)建設生產抗體偶聯藥物的工廠。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也在國會中表示,新加坡的投資環境依然具備強勁的競爭力,儘管部分跨國企業因市場變化或全球戰略調整縮小了在新加坡的業務規模,但新加坡仍然是跨國企業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新加坡政府將繼續通過與企業和工會的緊密合作,幫助那些因企業縮編而受影響的員工提升技能,並為他們匹配新的就業機會。


相关文章

  • 新加坡今早突發大案!通緝犯逃跑撞車,警方圍捕三人涉毒被捕!
  • 剛完成訓練就倒下!新加坡30歲戰備軍人離營後猝死,國防部緊急叫停NS FIT課程!
  • 罰款高達6800萬!新加坡大規模打擊私宅短租違法行為!多家公司高層被控上庭!
  • 烏節路*SCAPE青年中心煥新升級 11月重開聚焦創業與數碼科技
  • 非法闖入東西線軌道 17歲青年明天被控
  • 社媒食品廣告藏陷阱 警方接獲77起網絡釣魚詐騙案損失4.8萬元
  • 行動黨忠邦支部送1噸榴槤 近千名長者排隊領取
  • 行人道禁腳踏車條規引議論 馬炎慶:當局將合理執法
  • 新傳媒「內容創作者」計劃 第五輪培訓接受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