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加坡,培养孩子的全球公民意识

2024-10-25     静姝     6062

提到新加坡,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鱼尾狮”雕塑,其实“鱼尾狮”就是新加坡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象征:鱼代表着该国的过去——从前的新加坡是一个四面环海的渔村;狮子既代表着新加坡原本名字的由来(狮子城),也象征着它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地位。

当然,也有学者推测,狮子是土地之王,代表东方或大陆文明;鱼来自水,是海洋文明即西方文明的标志。所以身处在全球文化的中心,当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何做一个全球公民啦!

多族裔参与塑造现代新加坡

走进新加坡,培养孩子的全球公民意识

印度裔

虽然新加坡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印度商人经过,但直到殖民时代,印度社区的存在才真正开始产生重大影响。1819年,史丹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将新加坡作为贸易站,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大批印度人作为劳工、士兵和公务员来到新加坡。

华裔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经济不稳定、政治动荡、饥荒和人口过剩,尤其是在南方省份。另一方面,新加坡作为一个繁华的贸易港口和通往东南亚的门户正在崛起。中国移民认为新加坡是一片充满经济机遇的土地,他们可以在这里从事贸易、种植园劳动、工厂工作或创业。 马来裔 新加坡毗邻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马来世界与新加坡之间的交往和文化交流长达数百年之久。

早在殖民时期之前,马来商人、渔民和海员就已经来到新加坡海岸进行贸易和海上活动。后来,英国殖民统治带来的相对稳定和治理,使新加坡成为逃离家乡动乱的马来人向往的目的地。

土生华人

土生华人(Peranakans),又称海峡华人(Straits Chinese)或峇峇娘惹(Baba-Nyonya),是新加坡一个独特的文化社区。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和16世纪,当时中国商人和贸易商为了贸易目的开始来到这个地区。许多早期华人定居者与当地马来和印尼妇女通婚,形成了新的语言、建筑风格和饮食习惯。

欧亚人

欧亚人在新加坡的存在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当时欧洲商人,特别是葡萄牙人来到该地区。这些早期的欧洲定居者与当地的马来人、华人和印度妇女通婚,形成了欧亚人社区。新加坡的欧亚人受欧洲和亚洲传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和身份。他们的语言被称为Kristang或Cristão,是一种从葡萄牙语和马来语发展而来的克里奥尔语,一些社区成员仍在使用这种语言。

走进新加坡,培养孩子的全球公民意识

新加坡自上而下实行种族和宗教相关法令

维护宗教和谐法(MRHA)《维护宗教和谐法》旨在通过预防和管理宗教团体之间的冲突来维护宗教和谐。它授权政府对破坏宗教和谐或从事可能导致宗教团体间不和谐活动的个人或团体采取措施。

种族融合政策 (EIP)

“种族融合政策”是一项公共住房政策,旨在确保公共房屋的种族组合平衡。集选区(GRC)制度新加坡的地方选区制度规定,每个选区必须包括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候选人。这项政策鼓励各政党推举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的候选人,促进政治格局的包容性和少数群体的代表性。

少数民族权利总统理事会 (PCMR)

PCMR确保议会通过的法律不歧视任何种族或宗教团体。它对拟议的立法进行审查,以评估其对少数民族社区的影响,然后再将其颁布为法律。 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赶出国土的原因之一也是种族关系紧张。事实上,导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裂出去的种族骚乱造成了死亡、混乱和广泛的破坏。

因此,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种族主义和种族紧张局势,并制定了严格的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们会引导孩子思考:如果他们在新加坡掌权,他们会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来促进和谐? 不同的宗教,同等地庆祝

走进新加坡,培养孩子的全球公民意识

走进新加坡,培养孩子的全球公民意识

新加坡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由于英语流利、企业税收优惠和高科技环境,新加坡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谷歌、联合利华、强生、联邦快递、摩根大通等全球顶级公司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大规模的办事处。

多民族语言平等共存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是马来语、泰米尔语、英语和普通话。在公共场所的所有标牌上,你将看到所有四种语言。此外,所有法院和法律文件均以四种语言印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