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喊出「如果我覺得有什麼事情不對勁,我也會從墳墓里爬出來」的李光耀,估計做夢也想不到,他去世後新加坡破除難關砥礪前行,出現問題反倒是他的家事。
新加坡萬事通
,贊232
近日,李光耀最愛的女兒李瑋玲去世後,次子李顯揚再次提及拆除老房子的「遺囑」!不僅牽扯到他的兄長、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連新加坡政府都驚動了。
這一棟老房子,究竟會迎來怎樣的命運呢?萬事通這就和你嘮一嘮。
李光耀故居
李光耀次子申請拆除故居
新加坡文物局:將研究和評估
日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次子李顯揚在社媒連發兩帖,表示為了尊重父母遺願,他將申請拆除歐思禮路38號故居,並建立一棟小型私人住宅,永遠保留在家族名下。
對此,新加坡文物局今日(10月24日)正式發布文告說,李顯揚已經在10月21日向市建局提出申請。
文物局指出,如果現在採取李顯揚重建的措施,無法適當和充分考慮其他選項。
對此,文物局決定,將由旗下的古蹟與遺址保存諮詢委員會,研究和評估歐思禮路38號是否存在值得保留的國家歷史、文化和建築價值。
最終得出的建議,再提交給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來決定是否根據《保存古蹟法令》發出保存令。
新加坡部長唐振輝表態:
政府目前不排除任何處置方案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表示,對於是否拆除李光耀故居,新加坡人們對此事的看法各不相同,這是可以理解的。
而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在姐姐李瑋玲去世後,提交申請要拆除故居。這麼做會直接排除可考慮的方案。
政府認為,必須以開放的心態看待此事,考慮不同處理方案。
先由新加坡文物局進行研究和評估,如果頒布保護令,政府將有時間考慮部長委員會提出的其他不同選項。
他表示,政府認為現階段不應該排除或拒絕任何處理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故居的方案。
中英直譯 圖源:FB@唐振輝
李光耀故居屬個人也屬國家
部長委員會曾提出3大處置方案
按常理來說,李光耀故居屬於李光耀本人,他去世後屬於三兄妹,拆不拆他們3人決定就行。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李光耀只是個普通人,可惜他不是,他是新加坡國父,新加坡人心中的信仰。
所以,他的房子,在新加坡也就有了不一樣的含義,是否拆除都需要考慮到對新加坡的影響。
在李光耀去世一年後,由時任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領導的部長委員會,聽取採納相關人士意見,梳理李光耀故居的處置選項。
2018年,委員會正式提及3大處置選項:
1. 保留故居
2. 只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地下層飯廳
3. 完全拆除故居並重新發展地段
但由於李瑋玲當時仍然住在歐思禮路38號,因此沒有做出如何處置李光耀故居決定,直到現在。
李光耀對故居態度如何?
3份關鍵文件表明看法
說了這麼多,那房子的原主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怎樣的態度呢?
部長委員會根據李光耀生前的意見,找到了3份關鍵性的文件!
1. 李光耀遺囑·最終版
2013年12月17日,李光耀立下的遺囑文件表明,他和亡妻希望在他過世後立即拆除故居,如果李瑋玲繼續居住,則在她搬出後立即拆除。
但李光耀在遺囑中也有提及,如果故居無法拆除,他希望永遠不對外開放,只讓後人出入。
李光耀遺囑部分 圖源:新加坡文物局
2.李光耀發給內閣的函件
2011年12月27日,李光耀於給內閣發文,他表明如若要保留歐思禮路38號,屋子的地基就必須加固,整幢房子也必須翻修。
李光耀發給內閣的文件 圖源:國家文物局
3.向市區重建局提呈房子翻修計劃並獲批准
2012年3月29日,李光耀向市區重建局申請,為歐思禮路38號展開整修,市建局於同年4月17日發出書面許可。
據悉,李光耀批准全面翻新房子的室內空間,但保留建築外部結構和底層用餐空間的詳細計劃。這些翻新計劃似乎是專門為符合保留需求而制定的。
申請翻修文件 圖源:國家文物局
按照以上3份文件來說,李光耀似乎並沒有太過強烈的要求拆除故居,甚至處於可拆可不拆之間~
具體如何處置,最終還得看新加坡政府的研究,以及和李顯龍、李顯揚兩兄弟的探討了。
李顯揚稱自己被驅逐至國外
已尋求英國政治庇護,可停留5年
然而,作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似乎不太想回到新加坡。
10月22日,李顯揚公開表示,他被新加坡政府驅逐至國外,無法回返新加坡與姐姐李瑋玲做最後告別。他之前依據國際人權法尋求國際保護,如今已經成為政治難民,獲得英國的政治庇護。
這意味著李顯揚可以長期在英國居留,不會被引渡回新加坡。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報道稱,公函顯示李顯揚的政治庇護有效期為五年,批准原因是「有充分理由擔心受到迫害,因此無法返回新加坡」。
而根據英國政府網站資料,獲得庇護者可以在期滿後申請長期居留,也可以申請入籍。
但如果李顯揚10年沒回新加坡,根據新加坡憲法第135(1)(c)節條文,政府可以下令褫奪這個人的公民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當局回應:
李顯揚和家人遭到迫害「毫無根據」
針對《衛報》的這篇報道和李顯揚成為政治難民的事,新加坡也做出了回應。
當局在聲明中表示:關於李顯揚及其家人遭到迫害的說法毫無依據。新加坡的司法體系獨立公正,人民對其有高度信任。李顯揚夫婦可以自由回到新加坡,且沒有任何法律限制。他們的兒子李繩武因藐視法庭已經繳納罰款,沒有其他指控,也可以自由回新。
同時,當局重申,國務資政李顯龍早已迴避與父親故居相關的事務,也未參與內閣討論。
當局指出,在處理歐思禮路38號故居問題時,已考慮建國總理李光耀的意見。雖然他傾向拆除故居,但也願意考慮翻新或改造。
新加坡第一家族分裂
詳細時間線如下
讓我們回顧一下李家風波的時間線吧。
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逝世,2015年4月13日,李瑋玲和李顯揚發聲明說將按照遺囑執行父親遺願,在李瑋玲遷出後,拆除故居。
2017年6月14日,李瑋玲和李顯揚發表聯名公開信,指兄長李顯龍執意違背父親遺願,想保留故居以爭取政治資本。
2017年6月15日,李顯龍透過律師公開宣誓聲明,對於父親李光耀生前立下遺囑的最後版本提出諸多疑點。7月3日,李顯龍在國會中發表聲明,回應一連串對他的指責。
7月4日,李顯龍總理,在國會上就歐思禮路38號糾紛辯論總結時淚灑國會,說:「我13歲時,我記得爸爸跟我說,如果我有什麼事,請照顧好你母親和你的弟妹。」講到這段往事的動情處時,他一度無法控制情緒,哽咽著發言,並且眼泛淚光。
2018年4月2日,部長委員會報告出爐,總結出三個可供未來政府考慮的故居處置選項,包括:保留故居;只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地下層飯廳;完全拆除故居並重新發展該地段。
2020年2月,紀律審裁庭發表長達228頁的裁決報告表明,在最後一版本遺囑中,從草擬到簽署,李光耀僅用了16個小時。而作為他的遺囑律師林學芬非但沒有用自己37年的執照經驗幫他規避利益衝突,甚至連遺囑內容的前後差異也未如實告知。
最終法庭認定,李光耀在彌留之際的遺囑是兒子李顯揚、兒媳林學芬的誤導才倉促寫下遺囑。
法庭裁判林學芬夫婦多次在公共場合捏造謊言和隱瞞證據,是不誠實的表現。既沒有顧念李光耀本人的意志,也把民眾蒙在鼓裡。
最終林學芬被才裁定違反律師專業法的兩項指控罪成立,交由三司特別庭處置。
2020年11月20日三司特別庭發表書面裁決,裁定林學芬違反專業操守,諭令吊銷林學芬的律師執業資格15個月。
2022年6月,李顯揚夫婦離開新加坡,前往英國尋求政治庇護。
剩下的,大家也都知道了。
李光耀故居,不僅是他們一家人居住的地方,更是新加坡建國歷史的一部分(人民行動黨的第一次會議和後續的定期會議都曾在這裡的地下室舉行)。
具體如何處理,萬事通真切希望,包括李顯龍、李顯揚、新加坡政府等在內的所有人,一起公開討論,整理出一份最為合適的決策!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