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萬事通發了一個「用人民幣感受新加坡物價」的視頻,很多網友看完都破防了!
新加坡,都已經貴到這種程度了啊!
新加坡萬事通
都說新加坡通脹在好轉,去年年初核心通脹率5.5%創15年新高,如今都已經減到2.8%,但為何物價還是那麼高?!一隻烤雞8新元、一小塊牛排20新元、打折的無花果都要7新元……
更不用說,最近這兩個月,新加坡通脹率又漲了!
萬事通都心疼自己的錢包了,通脹下降這兩年,物價漲這麼快,工資漲幅連尾巴都追不上。本來就緊巴巴地過日子,這要是物價再上升,豈不是要破產…
新加坡核心通脹率達2.8%
已連續攀升2個月,物價更貴了
昨天(10月23日),新加坡金管局和貿工部宣布了一個壞消息。
最新消費價格指數(CPI)顯示,新加坡9月的核心通脹率為2.8%,連續2個月攀升。這都是因為零售和其他商品的通脹率增高了,從8月份的0.4%漲到0.8%。
但好消息是,整體通脹率降了,從8月份的2.2%降到9月的2%。已經是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了。
這一升一降,反映到實際生活中,卻是新加坡核心物價環比上升0.1%,整體物價上漲0.3%。
總歸一句話:新加坡,更貴了!
新加坡物價仍在上漲
2年前$8的牛肉如今賣$21
或許會有小夥伴不理解,為何新加坡通脹率都降了,物價怎麼還在上漲?
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通貨膨脹率的下降並不意味著物價在下降,而只是物價上漲的速度變慢了。
所以,大家的感覺沒差,新加坡這幾年確實越來越貴了。
不少新加坡網友深有同感,紛紛表示:
「疫情後一直在漲」
「我覺得物價是坐火箭般上漲」
「不光超市,所有東西都漲價了」
「現在新加坡的物價,正經打工人是無法承受的」
「各種漲價還沒質量,真的很難堅持」
圖源:小紅書@冷酷青椒
經常在Fair Price購物的小夥伴忍不住吐槽,這兩年超市的物價漲得也太快了。
2年前他買一隻烤雞隻要5新元,如今漲到8新元了;2年前買塊牛排也就8新元,如今差不多大小的就要21新元了;就連菜蛋也漲了不少。
他感覺2年貴了小3倍,太誇張了。「我工資也沒漲3倍啊!」
圖源:小紅書@嘉惠在新加坡
新加坡$1.8的烤麵包
只有3根薯條大小的黃油
新加坡的麵包,都漲價了。
網友在新加坡一家咖啡店吃早餐,點了1.8新元的烤麵包。她點的是「只要牛油,不要咖椰」的烤麵包。
她本以為麵包里會塗上黃油或人造黃油,但到手後才發現,麵包里的牛油分量少得可憐。
她不由吐槽:「顯然,新加坡已經陷入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看看網友曬出的新加坡物價,一款麵包7新元。
攤販:蔬菜漲了40%
半顆大白菜已經賣到$7
有巴剎菜攤表示,受到大馬降雨,瓜果蔬菜產量減少的影響,新加坡的蔬菜已經漲了40%,這種緊缺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年底。
一位攤販說:「莧菜、菜心、小白菜這些漲了100%都有,1新元漲到2新元。苦瓜、菜豆,四季豆這些都比較貴,貨來得少也不美。有時沒有漲價自己頂價一下咯。」
有網友曬出新加坡的大白菜價格,半顆白菜要7新元了。
圖源:小紅書@小紅點上的自己
白開水、小料都要收錢了
一碟小菜$2、一份辣椒醬$1
何止是蔬菜、肉類漲價,在餐廳吃飯,連白開水、調料都要收費了。
有網友曬出某餐廳菜單,上面清晰地寫著:白開水1新元,小菜2新元,辣椒醬1新元,豆瓣醬1新元,紙巾1新元…服務費和消費稅還要另算。
網友不由吐槽,1新元都夠買一袋辣椒了,要是第一份免費,第二份收錢還可以接受。
緊接著就有網友表示,在巴剎加辣椒醬都得付0.2新元。
新加坡房價也在漲
3房室新公寓近$300萬
二手組屋都要$86萬
雖然新加坡政府連夜出台房產降溫措施,但仍沒能阻擋房價的上升。
10月24日,房地產網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9月份共有1026個私宅單位轉售,轉售價同比上漲4.4%。
新加坡西部,靠近裕廊東地鐵站的新公寓,3房室組屋297萬新元。
就連新加坡本地人居住的組屋,也都漲瘋了!
新加坡新一輪的組屋預購銷售活動,推出了15個項目、8573個單位,房價從20萬新元-74萬新元不等。
雖然網友們的留言都是吐槽房價貴,但動起手來可不含糊。如今已經有超過2.8萬人搶這8000多套房子了,最高一套房18人搶!
建屋局更是預計,活動結束時,估計會有4萬人報名申購。
二手組屋,價格也不便宜。裕廊西的轉售組屋,都要86萬新元。太貴了,這以後誰還買得起房啊。
貴也沒辦法,人們還是得買。有價無市。
新加坡公交車也貴了
4年調高4次車資,今年再漲6%
新加坡的公交車資,也頻頻上漲。
新加坡公交理事會昨天宣布:從12月28日起,地鐵和巴士車資整體調高6%!
不過車資調整並非由所有乘客均攤,弱勢群體的車資漲幅比較低。
1. 對用公交卡或銀行付費的成人,每趟車程調高0.1新元;
2. 對年長者、學生、低薪員工或殘障者,每趟車程的優惠車資上調0.04新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 以現金、成人月票、巴士或地鐵優惠月票付費,車資維持不變。
如果大家想要省錢坐公交,最好是買月票或者使用現金~
新加坡萬事通
這已經是新加坡自2020年來,第4次調高車資。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謝承憲還表示,公交車資未來幾年預計會繼續上調。
新加坡醫療保費上漲
未來3年或漲35%
就連在新加坡買保險,價格都要上升了。
在醫療成本的整體上升趨勢下,MediShield Life對私人醫院帳單進行支付比例的調整。IP保險公司預計將面臨更大的賠付壓力,保費上漲在所難免。
在此背景下,MediShield Life理事會建議,在2025年4月至2028年3月的三年間,保費最高增加35%,平均增幅為22%。
所以說,未來幾年,醫療保費還得漲,自己交的也就更多了。
新加坡薪資10年漲了22%
房租卻漲84%、交通費翻兩倍…
雖然薪資也漲,但薪資哪有物價漲得快。
2013年,新加坡人均收入中位數為4232新幣。到2023年,漲到了5197新元。漲了965新元,10年漲了22%。
但物價呢?新加坡10年漲幅可比這多多了!【詳情請點擊:2013-2023年新加坡物價竟漲了這麼多:10年雞蛋漲77%、房租漲84%、交通費翻兩倍!】
通脹越厲害,物價漲得越快,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花的錢就越多,手裡就越留不下錢。
現在都活得困難,更別說攢錢養老了……
據說現在打工的那些老人,就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加坡通脹,導致存的錢不夠養老,如今只能出來打工賺錢維持生活。
每次通脹最難的永遠是普通人
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不買不行
每逢通脹,先漲價的始終是衣食住行,以及娛樂、教育、養老等方面。其他的諸如家電、手機、汽車等,雖然價格也有變動,但不會太受通脹的影響。
沒辦法,不管你是誰,是新加坡人還是外國人,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是留學生還是旅行者,每天都得吃喝拉撒睡。
吃飯要錢、租房要錢、通勤要錢、買東西要錢、水電費要錢、看病要錢……
這些生活必需品,是我們永恆的開銷,也是占日常支出最大的。
想像一下,每月你賺的錢,刨除吃喝拉撒睡,還有多少是在其他方面?這些生活必需品漲價,你還不得不當冤大頭,去花錢,想省都剩不下來。
通脹一來,受苦的還是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但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時代的灰塵,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
總的來說,這幾年新加坡漲的最狠的,莫過於「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這8項。其實也不止是新加坡,放眼全球各地都是如此。
為了抑制通脹,新加坡放出各種大招:連續6次維持現有貨幣政策,讓新元升值;數次發錢,幫助人們共度時艱;給失業者培訓,幫助他們轉行找新工作;弘揚旅遊業,吸引外來遊客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新加坡的人們相信,高層領導能帶領全島600多萬人走出通脹的陰霾。
通心粉們,你覺得現在新加坡的物價高嗎?歡迎大家點擊投票並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