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工作了14年的孟加拉工人:每年都漲薪,10分錢、20分錢、最多1塊錢…

2024-10-30

在外人看來,漂洋過海來新加坡工作或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對於那些來自孟加拉等國的移民工人來說,現實卻沒有那麼簡單。近日,一位在新加坡工作了14年的孟加拉移民工人Ripon Chowdhury在接受YouTuber Max Chernov採訪時,分享了他在新加坡的工作和生活經歷。

他的故事揭示了許多移民工人所面對的現實:低工資、擁擠的居住條件、嚴格的規定,和幾乎沒有上升空間的職業前景。

一年漲薪?“10分錢也是漲” Max Chernov在視頻中提問道,“你的工資每年都漲嗎?“ Mr. Chowdhury的回答卻讓觀眾大跌眼鏡,他笑著說:“每年漲,10分錢、20分錢、最多1塊錢。

 

”儘管他的回答是帶著笑聲的,但背後的無奈顯而易見。對於在新加坡已經工作了14年的他來說,工資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增長。事實上,Mr. Chowdhury表示,在他所在的海洋產業,如果漲薪能達到2塊錢,那已經算是“高”了。

 

這讓Chernov十分驚訝。他脫口而出:“什麼?天啊!”而這樣的情況,對於許多長期工作的移民工人來說,已經成了他們習以為常的“新常態”。根據Mr. Chowdhury的說法,移民工人的平均月薪在800至900新幣之間,扣除房租和生活費用後,所剩無幾。即使是加班費,能夠稍微提高些收入,但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期指望的收入來源。

房租、伙食和擁擠的宿舍  

移民工人的月薪看似不少,但在扣除必要的開銷後,能存下的錢少得可憐。Mr. Chowdhury透露,他每月需要支付接近200新幣的宿舍費,而伙食支出則大概在300到400新幣之間。如果他選擇自己做飯,成本可能會降到200到250新幣,但這也意味著他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準備。

除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外,移民工人的居住環境也是他們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Mr. Chowdhury提到,在新加坡的大部分工人宿舍,16到20人共用一個房間,房間面積狹小,空氣不流通,尤其是在沒有下雨的天氣,房間熱得讓人難以入眠。如此擁擠的環境,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造成各類矛盾。正如Mr. Chowdhury所說:“如果16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住在一起,當然會有衝突。”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些人喜歡穿內褲待在房間裡,有些人不喜歡看到別人這樣。”儘管如此,幸運的是他個人能夠適應,並未受到太多困擾。

嚴格的規定:夜晚的“禁足令” 對於移民工人來說,工作之外,他們的自由活動也受到了種種限制。

 

Mr. Chowdhury表示,許多移民工人不能在午夜後外出,但沒有人告訴他們這是為什麼。他表示不解:“沒有人解釋為什麼,也沒有理由。”這些限制使得工人的自由活動受限,生活單調枯燥,尤其是在已經長期居住在新加坡的情況下,這樣的規定讓人難以理解。

 

更令人擔憂的是,工人們的工作合同完全掌握在僱主手中。Mr. Chowdhury提到,僱主可以隨時解僱他們並將他們送回原籍國,這讓移民工人時刻處於不確定的狀態。這樣的就業環境讓人感到壓抑,也限制了他們的職業發展和生活選擇。

面對著如此多的挑戰,Mr. Chowdhury並沒有選擇沉默。相反,他選擇成立了“新加坡移民工人”組織,致力於展示移民工人的才華,並推廣他們的文化。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遠離家鄉、為新加坡經濟貢獻力量的工人的生活與夢想。

2017年,他成立了這個組織,目的是希望更多人能夠理解並尊重移民工人所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同時,他也通過各種途徑,呼籲改善移民工人的居住條件和工作待遇。

 

 

Mr. Chowdhury的故事並非個例,而是無數移民工人生活的縮影。對於這些人來說,來到新加坡並非一條輕鬆的道路,儘管他們肩負著家庭的期望與夢想,但他們所面對的卻是低工資、嚴苛的規定和艱苦的生活條件。

然而,儘管面對這些挑戰,許多工人依然選擇樂觀地面對,像Mr. Chowdhury一樣,以微笑掩飾背後的辛酸。

新加坡作為全球經濟中心之一,依賴著大量的外來勞動力。然而,這些工人的貢獻往往被忽視。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注這些移民工人的處境,呼籲為他們提供更加公平的待遇和人性化的工作條件。在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生活的同時,也能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創造更為積極的環境。

或許通過持續的政策調整和社會關懷,像Mr. Chowdhury這樣的移民工人可以在新加坡不僅僅是貢獻者,更能成為這座城市真正的成員,享受應有的權利與尊嚴。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前CID高官收賄後潛逃中國17年,又因在當地犯罪被遣返受審!
  • 新加坡遊客在泳池猥褻12歲少女,搶手機加好友,發騷擾信息......
  • 欺詐近1千萬潛逃13年 男子判監7年兩個月
  • BlueSG共享車失控撞柱 警方正在找司機
  • 費紹爾:絕不能讓國內外輕蔑或分化言論傷害社會互敬團結
  • 殘疾人游泳世錦賽9月登場 邀國人完成10萬圈游泳造勢
  • 陳詩龍:面對全球動盪 新加坡是「穩定綠洲」支持青年就業
  • 迷你巴士失控撞五車再撞牆 65歲司機送院
  • 穿戴類似子彈和手銬配飾看卡卡演唱會 九人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