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意外,讓我成功進軍房地產業」

2024-10-30

編者按:

新加坡企業家洪振群的經歷堪稱跌宕起伏,比電視劇還精彩。他英文不好,中三輟學,卻憑藉自己的努力從擺地攤起家,和家人共同創立了營收過千萬新元的雙魚集團。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被自己創立的集團掃地出門,還被連累而破產。不過,他很快就東山再起,創立CK百貨,進軍房地產,組建CK集團,現已擁逾20產業和大樓,現在就來看看他的傳奇的故事。本篇是繼《》後的第八章。

當賺到錢後,我開始買產業。在高峰時,律師樓和會計樓一再提醒我,不可再買了,因為我買得太多、太快了。但我當時的直覺是,那是一個買產業的良機;我購買的店屋,和我的賺錢零售相輔相成,是雙贏的策略。

進軍房地產,純屬偶然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無意間開啟了買賣店鋪這扇投資大門。

話說2003年的某一天,正值沙斯病毒肆虐的高峰期,產業市場低迷。我的一名朋友突然來找我,說他遇到了經濟困難,急需一筆錢應急,想把紅山的店鋪變賣。

myCK雖創辦了五年,我也賺了些錢,但當時的我,對購買店屋地產,卻毫無概念。於是,我毅然回復朋友說:我不想買店!

我當時只想租店,穩穩噹噹做生意就好。但當我婉拒朋的請求後,他卻契而不舍,多次來勸我,希望我能改變初衷,幫他渡過難關,他甚至願意以較便宜的售價來打動我。

後來朋友們都說,我買產業是天註定的,如今回想起來,不無道理。

當時朋友要價180萬元,把紅山店賣給我,開始時原本毫無興趣的我,被明友連番勸說後,我逐漸留意起產業市場的走向。經過一番慎重思考,我決定不妨一試,就當幫朋友一個忙。我把手頭上的存款押下,加上銀行的貸款,在沒有殺價的情況下,我向朋友買下生平第一間店鋪。

我接手紅山店,把麵包店改成賣百貨,生意超旺。我所省下的租金,加上產業的增值,加上零售的盈餘簡直就是一筆「三頭賺」的投資。當時我估計四、五年就能回本了,下來還有70年的使用權,買店真的很划算呀!

myCK洪山店開幕

房地產成為開啟財富鑰匙的第二把鑰匙

時機就是如此微妙,是這名朋友啟發了我,也鼓舞了我繼續購買第二間店的決心。但在我想買第二間店鋪時,卻遇到了麻煩。銀行不肯再借錢給我了,怎麼辦呢?直到上回提到的「辭退信」替我解了圍,這一切,似乎冥冥中有定數。

購置產業,起初對我來說是陌生的,但卻是我開啟財富的另一把鑰匙。繼紅山後,我開始在裕廊、高文、義順、淡濱尼等遍飾全島買店,並大多改成myCK百貨商店,從此以後,我不再擔心業主起租金。我當時的沒想是,賺到的錢,若沒有好好發揮,是非常可惜的。我整個思路是清晰的。買了第一間紅山店後,非常成功,我很開心,不管三七二十一,再接再厲不斷買,有不少人提醒我,萬一遇到經濟危機,導致破產怎麼辦?我回應說,我不是已經歷過破產了嗎?再來一次還是可以應對的,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沒有冒險精神,怎麼會有回報?

從那時開始,我非常專注店鋪的買賣,再也沒有停下購買店鋪的步伐。

在最高峰時期,律師都善意提醒我,勸我不要再買了。我最高峰買過40間產業。

在我創業後的幾年,有一次與好友源哥聊天。我告訴他,雖然現在的門市生意很好,但我不是賣貨這麼簡單,我的策略是買賣店鋪。那時我已購買了四個店鋪,在源哥看來,我似乎已有全盤計劃,配合生意規模逐步擴大,必須買下更多的店鋪。

在myCK最旺熱時,我曾在香港特區,足足打了三個小時的長途電話,與新加坡的房產經紀討論買店的事,須知當時的長途電話還不是免費的哦,這個畫面足以讓源哥印象深刻,記憶猶新。

我當時的計劃是,短時間發展到10多間店鋪的規模。我告訴源哥,買店鋪的好處是保值。買貴自己用的沒問題,是很穩當的投資。

店鋪可以拿來自己用,也可轉租給別人

我在拿下牛車水店不久後,又在對面的珍珠坊買了一間7200尺的大店,一樣經營百貨。兩個店鋪的位置如此靠近,很多人不明白,這麼靠近行得通嗎?一般人的論點是:牛車水已有一間店了,越過一條街,又賣同樣的東西,豈不是自己打自己?

我解釋說,現在店鋪的價格便宜,我就買了。如果生意做不來,我可以轉租給別人收租。倘若產業市值升了,我還有更多的計劃。

2003年至2015年,是myCK買店的一個高峰!當時我們進入了開店快、裝修快、排貨快的三快模式。當時三個星期,就有一間店開張。高文店在3月份開張,我馬上又買下馬西嶺、裕廊西、義順,店鋪同樣馬不停裝修,竣工後馬上排貨開門做生意。基本上從拿店、裝修到排貨,只花10天左右時間,一刻也不怠慢。

2011年獲頒新加坡50家傑出企業獎

我認為,當時是一個買店時機,我用最快的速度買店。員工們緊隨我的步伐,跟得很喘。那一年基本上每天都在忙,我買的店,基本上都是服裝、日用品/洗浴用品兩大配搭,這個組合也是確保CK的賺錢生意模式。

店買多了,我找到了一個規律,每名業主,都是待價而沽,希望賣最高的市場價。於是,我一般出比市場高的買價,這個方法很管用,讓業主更快作出決定,把產業出售。我把買價推高一點,這樣子就不必拖拖拉拉,我不是更快買到了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2003年沙斯疫情,是一個買產業的關鍵開始,我經常會遇到一種狀況,明明雙方說好500萬成交,卻在最後的簽署轉讓時,業主臨時要求多加20萬。一般上,我會按要求滿足對方,完成這筆交易。

出手買「貴貨」,房屋經紀有好的店鋪都來找我

外界因此有種說法,我買的店都是「貴貨」。的確,貴沒關係,重要是地點要好。2004年,我買下裕廊西咖啡店,改成myCK百貨,就是一個例子。市價是450萬,我卻以500萬元成交。

與我一同看店的同事,一直替我擔心。他認為這麼貴,整間店看起來黑漆漆的,周圍又沒有人潮,不知道這筆交易值得嗎?接手後,不知道會有生意嗎?我當時的買價,確實是偏高。不過,事實上我是胸有成竹的。

我這種出較高價的做法,一傳十十傳百,房屋經紀一有好地點的店鋪要出讓,總會第一時間通知我。

本文節選自洪振群自傳《笑看風雲行善路》。

這本自傳是洪振群對過去經歷的回顧,也是一個時代變遷的縮影。汗水與淚水的相互交織,打造了他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精神。洪振群正是憑藉著這樣的正向心理,讓他走出了破產的陰霾,在40歲那年創立了CK百貨,成功東山再起。本書細緻且生動地描述了洪振群從少年時期的過往經歷,到今天成為成功企業家的精彩故事。

CY丨編輯

HQ丨編審

笑看風雲行善路丨來源

洪振群丨作者


相关文章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1腳車道有縫隙 騎士訴人傷車損
  • 微退休成就業新趨勢 停工探索興趣者占比上升
  • 馬國擴銷售與服務稅措施明日生效 外國人需承擔高昂費用
  • 保安雇員聯合會:策安取消休病假員工實時定位要求
  • 我國接下來兩周持續悶熱 夜晚繼續迎來溫熱天氣
  • 我國和馬爾地夫代表團 探討如何加強兩國經貿合作
  • 增設新風扇和翻新廁所 兩座熟食中心整修後重開
  • 假聘外籍人士換投資 公司總裁判監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