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国会书面答复杨厝港单选区国会议员叶汉荣、盛港集选区议员蔡庆威、马西岭-油池集选区议员苏慧敏有关高科技农业公司倒闭是否会影响新加坡农业“30 by 30”愿景的实现等问题。
以下内容为新加坡眼根据国会英文资料翻译整理:
叶汉荣(杨厝港单选区国会议员)先生针对近期有高科技农业公司(包括蔬菜农场和养殖肉类公司)倒闭的情况,询问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
(a) 新加坡食品局在向这些农场和公司发放补助金之前,如何对其进行尽职调查,包括财务可行性评估?
(b) 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补助金得到有效使用?
(c) 鉴于事态发展,到2030年30%营养需求由本地生产的“30 by 30”目标是否仍然可以实现?
蔡庆威(盛港集选区议员)先生询问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
(a) 政府是否仍致力于实现“30 by 30”目标,即到2030年,新加坡30%的营养需求由本地生产?
(b) 是否有计划进一步提高本地对本地生产食品的需求?是否有计划解决本地生产食品和进口食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以促进本地食品生产的市场可行性?
傅海燕(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此回复还将回答苏慧敏(马西岭-油池集选区议员)女士于 2024 年7月2日向国会提交的书面国会问题。[请参阅“‘30 年 30 年’目标的进展和拨款”,官方报告,2024 年 7 月 2 日,第 95 卷,第 137 期,书面回答问题部分。]
自成立以来,新加坡食品局(SFA)一直在加大力度发展本地的农业食品行业,同时努力实现进口来源多样化和库存。本地生产可以帮助缓冲供应中断的影响,并增加新加坡的粮食安全。我们将“30 by 30”设定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愿景,即到2030年建立在当地生产30%营养需求的能力和产能。
“30 by 30”愿景于2019年首次提出时,投资者对全球农业食品行业兴趣浓厚,利率环境较低,全球能源价格较低。此后,受COVID-19大流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商业环境变得不那么有利。一些农场暂停了开发工作,以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商业模式。全球农业科技公司也未能幸免于类似的不利因素。尽管如此,虽然有些农场倒闭,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新的企业进入农业食品行业。总体而言,自 2019 年以来,陆地农场和海上渔场的总数保持相对稳定,约为250家左右。
鉴于我们的农业食品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充满挑战,新加坡食品局(SFA)为我们的农场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包括:(a) 获取用于农业的土地和基础设施;(b) 提高能源效率和生产力;以及 (c) 增加对其农产品的需求。让我详细说明一下。
首先,我们通过定期推出陆地和海洋空间招标,为农业生产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2022 年,我们还推出了将20年陆地和海域租约再延长10年的选择,以便农场在规划和寻找投资者时更有把握。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农场能源效率和生产力转型的支持力度。国家食品安全局确保农业食品业转型基金(ACT)在满足农场的业务和增长需求方面继续发挥作用。2022年,农业食品业转型基金(ACT)得到加强,将共同出资额度提高至70%或最高600万新元,用于更广泛的食品种类,如果果蔬、蘑菇和虾,让更多农场从更高的共同出资额中受益。农业食品业转型基金(ACT)鼓励农场投资于生产性和资源节约型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管理资源使用,从而降低运营成本。2023年,新加坡食品局(SFA)在 农业食品业转型基金(ACT)下推出了能源效率计划 (EEP),共同资助能源效率审计以及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帮助农场更好地管理电力成本。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已发放 2,570 万新元,用于支持农业食品业转型基金(ACT)基金下的 68 个项目。
为确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补助金的分配必须考虑农场的财务报表、参与农业的主要人员、相关记录、项目提案的优点和合理性、预计成本以及结果是否支持新加坡的粮食安全。新加坡食品局(SFA)要求资金接受者在生产产出、能源和人力节省等方面达到关键绩效指标 (KPI)。农场还必须提交半年进度报告,以记录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以报销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发放,确保在实现项目里程碑后再发放额外资金。
第三,我们还在努力增加对本地农产品的需求。食品的价格反映了多种因素。除了生产成本外,较高的价格也可能反映出较好的质量和价值,例如新鲜度或无农药,这些都是消费者可能愿意支付的增值属性。
新加坡食品局(SFA)通过新加坡鲜农总会(SAFEF)为该行业提供支持,该机构牵头成立了一个行业级的供需聚合机构,与农民、贸易商和食品加工公司合作,以更好地匹配供需。通过新加坡鲜农总会(SAFEF)及其合作伙伴的努力,当地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鱼类现已在 Fairprice 超市以新洲非鱼(The Straits Fish)和“新加坡农夫市集”(SG Farmers’Market)品牌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试行销售。我很高兴听到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反应是积极的。
消费者可以选购贴有红色 “新加坡新鲜农产品”(SG Fresh Produce)标识的本地农产品,或到在“从农场到餐桌”(Farm to Table)认可计划下的餐饮企业就餐,该计划认可菜单上以本地农产品为特色的餐饮企业,从而为确保我国的粮食韧性做出贡献。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继续保障新加坡的粮食安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