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2024-11-01     静姝     5521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大热天,来片“西瓜”解暑吧!(海峡时报)

作者 刘智澎

加坡约有1500个儿童游乐场,几乎每个组屋区都有一个,可说是社区内的重要元素。

没有两个游乐场是相同的,无论是设计或设施,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大巴窑6巷的“龙头游乐场”了。

这个建于1979年的游乐场,不仅为新加坡文创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还曾获美国网站评选为全球最有趣的15个游乐场之一!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家喻户晓的“龙头游乐场”,蚁粉即使没玩过,也应该见过吧?(联合早报)

红蚂蚁住家附近的“西瓜游乐场”也不遑多让。

这个坐落在淡滨尼中央公园的游乐场也有35年的历史了,承载着许多淡滨尼居民的美好回忆。

游乐场设计师黎桂华(69岁)日前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还说,“西瓜游乐场”是她事业的“巅峰之作”呢!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淡滨尼中央公园的“西瓜游乐场”就是她设计的。(海峡时报)

以热带水果为设计主题 原来与淡滨尼历史有关

上世纪70年代的组屋区游乐场,只有最基本的秋千、滑梯和跷跷板,一般建在沙地或草地上。

直到1980年代,建屋发展局才开始推出造型较有趣的游乐场,例如以龙、大象和鸽子等动物,或西瓜、山竹和茄子等蔬果为主题。

毕业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黎桂华,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建屋局担任游乐场设计师。

黎桂华忆述,当时接到淡滨尼游乐场这个“设计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和灵感。 当她发现淡滨尼以前是一大片果园,便决定以水果为主题,向这个社区的历史致敬。

“选择热带水果,也是因为它简单又好玩,容易让新加坡儿童产生共鸣。”

黎桂华形容,西瓜有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几何形状和对称感”,不论是切成楔形、半片或四分之一片。

于是,她将这种对称感融入游乐场梯级和滑梯的设计。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从“西瓜”左侧的梯级爬上去……(Behance/Renez Wednesday)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再从右边的滑梯溜下来。(Behance/Renez Wednesday)

“西瓜”的两旁也布满泪滴形状的“西瓜籽”,让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时,可以从“西瓜”里面向外望,或从外面向内望。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小妹妹把头伸进“西瓜籽”,是在找谁?小弟弟已经溜下滑梯了哦。(Little Day Out)

有趣的是,“西瓜”的中间还被“咬了一口”,形成一个小隧道,让小朋友可以来回跑动。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是谁偷咬了西瓜一口!(Little Day Out)

游乐场刻意倾斜的角度,也让人产生沉入地面的错觉,仿佛它真的就是一片被小孩子随手扔在地上的西瓜。

黎桂华说,单是敲定设计就花了三到四个月,建造过程则耗时六个月。

水果系列游乐场 让住在东边的新加坡居民童年回忆变得更甜

西瓜要倒了,快跑!(海峡时报)

材料方面,黎桂华选用了手掌般大小的马赛克(mosaic)瓷砖,因为它更容易操作,可用来填补设计中的小细节。

这类马赛克砖在1980年代也很流行,方便设计团队采购多种颜色。

“西瓜”的上方,则选用较大块的玻璃砖,让家长在地面上也能掌握孩子的行踪。

“最重要的是让家长安心,知道孩子在上面很安全。”

不料,这个“西瓜游乐场”却曾因安全问题,在2022年登上新闻头条。

一名男童不知如何攀爬到“西瓜”的外墙上,却卡在顶端动弹不得,幸好有数名家长伸出竹竿施救才成功脱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