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被媒体称为“鬼城”的地方,在他们眼中却是与世无争的伊甸园。
9月中旬,福隆港的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下,轻艇水球国际邀请赛“The Fraser's Hill International Canoe Polo Invitation Game”以“最高海拔、最低气温”的卖点,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中国、俄罗斯、新西兰、澳洲、泰国、日本、香港及中华台北的参赛队伍,踏上这片远离尘嚣的高原山城。
轻艇水球国际邀请赛共有9个国家地区队伍参与,队伍规模更甚轻艇水球亚洲锦标赛,若是成为常年赛事,无疑将提高福隆港的国际知名度。(图:纪慧琴)
比赛前夕,23支队伍顺着盘山公路来到福隆港,首次来到这个带有英伦小镇风貌的英殖民山城,国外选手们不禁啧啧称奇。最晚抵达的却是距离最近的新加坡队,他们在下班后飞往吉隆坡,上山途中因遇到倒树延误,虽然树身不大,稍微移动即可通行,但司机还是联系相关部门,确认无风险后才继续前行,最终他们在半夜才抵达山顶。
轻艇水球(canoe polo)是一项结合划艇与控球的高强度运动,在欧洲及亚洲都有一批死忠爱好者。(图:纪慧琴)
除了那段崎岖山路,队伍抵步后也遇到一些状况:酒店部分客房潮湿发霉;山上网络不稳定,难以使用电子支付,不少球员四处找提款机;加之当地餐饮业不发达,虽然赛事提供了免费餐点,球员们还是难以寻找到其他特色小吃,这让他们对福隆港的旅游定位颇感疑惑。
福隆港一般餐厅不招待酒精饮料,轻艇水球国际裁判和教练只能在名为Scott的英式酒吧小酌,结果仅一个晚上就把整间酒吧的啤酒喝光,让不常有酒客的店家受宠若惊。(图:纪慧琴)
环境保护至上的旅游定位
尽管设施有限,但赛事体验非常不错。18摄氏度的凉爽天气让球员们免受烈日炙烤,赛场紧邻福隆港得天独厚的保护林,球员们步行即可欣赏周围的雨林生态。这一带也是大马著名的赏鸟区域,对喜爱户外活动的球员来说,福隆港无疑是个热带雨林的绝佳新赛点。
大决赛上半场,俄罗斯队以0:2强压中华台北队,下半场中华台北队实力大爆发以7:2反败为胜!(图:纪慧琴)
同时,赞助方彭亨旅游局提供了高额奖金,并宣布明年将奖金改为美元,力邀各国队伍明年再聚福隆港。闭幕式上,我遇见了“福隆港环境与遗产协会”的代表聂嘉斯敏。
近年来福隆港发展停滞,该协会由当地原居民组成,与政府对话,监督福隆港的开发。4年前,一家发展商计划在此建造15层度假村酒店,遭到环保组织和原居民强烈反对而停工。聂嘉斯敏表示,该建案不仅会影响当地地质结构,还威胁著约250种鸟类的栖息地。尽管项目目前暂停,但并未完全取消。
当地居民希望福隆港吸引的是以观鸟、生态观察为主的深度旅游群体,吸引具环保意识和古迹保护观念的游客。他们并不希望周末大量游客涌入,破坏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也担心当地有限的餐饮、住宿和交通无法负荷大规模的游客。近年来在此举办的国际观鸟摄影大赛和马拉松赛事,便是朝着这一旅游定位所策划的。
虽是较冷门赛事,福隆港轻艇水球还是吸引不少周边居民前来观看。(图:纪慧琴)
与世无争的伊甸园
在福隆港的几天,我见到了不少拿着登山拐杖的中老年游客,他们成群悠闲地漫步山间,颇似香港的行山客。他们大多来自吉隆坡,在这里小住几天,自己带食材煮火锅。问他们为何而来,他们也笑答这里“景点不多,但空气清新、安静舒适”,很适合退休生活。
我不确定福隆港的定位是否过于理想化,但与当地居民闲聊中可以感受到,这片被媒体称为“鬼城”的地方,在他们眼中却是与世无争的伊甸园。事实上,福隆港是马来西亚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英殖时期山城,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全力保护。
福隆港的休闲娱乐带有浓郁的英式乡村风情,像是骑马和射箭。(图:纪慧琴)
离开之际,通过保育组织得知,未来福隆港的生态林将列入皇家保护林,意味着大型开发项目未来是不可能在这片土地进行,但是那栋15层楼的度假村,并不在这个保护区域之内,抗争之路恐怕还要继续……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