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富豪平日比北美歐洲富豪還摳門 資助教育事業卻義不容辭

2022-02-02

老一輩常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在物資金錢相對匱乏的年代,家中即使再貧困都要絞盡腦汁把孩子送往學府念書,圖個好未來。

現如今日子過得較富裕了,一些人甚至成功躋身超級富豪行列,亞洲人在積極發展與回饋教育事業上,卻始終薪火相傳。

財富研究機構Wealth-X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亞洲富豪雖在慈善事業上落後於北美和歐洲富豪,在捐款時相對較「摳門」,可一旦涉及教育資助,他們就變得十分熱衷與投入

香港學生。(法新社)上述報告指出,2020年凈資產(包括主要居所在內)至少3000萬美元(約4060萬新元)的亞洲「超高凈值人士」,總計在慈善公益投入了215億美元(約291億新元),約占全球富豪捐贈總額的12%。

對於普通人來說,亞洲富豪上百億美元的慈善捐獻已是一筆天文數字。然而比照其它地區,北美富豪(905億美元)和歐洲富豪(520億美元)的捐款額明顯更多。

興許是文化不同使然,亞洲富豪更傾向於把金山銀山暗自藏好,不對外張揚,也不大肆捐款。

亞洲超級富豪人數比歐洲整整多出15%。這麼看來,以人口基數不大因此善款總額積攢不多作為理由,似乎也不怎麼說得通。報告稱,他們捐款少的現象,或許可以歸咎於:

  1. 亞洲富豪平均年齡較輕;
  2. 亞洲地區的非營利機構發展相對落後。
(法新社)報告指出:

「部分原因是文化和當地監管的因素。雖然當地非營利機構正在迅速擴充,但覆蓋的範圍還不夠廣。另一個特點是,他們的富裕人口比北美和歐洲年輕得多。」

亞洲超高凈值人士的捐款平均年齡為60.3歲,北美為68歲,歐洲則是63.9歲。早前有研究表明,年紀大的人更有意願參與投入慈善公益活動。

知識就是力量 教育事業尤其受益,常年都是富豪們熱衷捐助的對象。

北美、歐洲和亞洲富豪的捐贈總額中,教育類資助占了47.3%至62%。報告稱:

「特別是在亞洲。那些旨在改善教育設施、授課標準和學習機會的慈善活動,遠遠超過其它公益事業。」

北美富豪的捐款傾向則有別於亞洲,多資助當地高等學府、回饋母校,而並非在優化當地基礎教育上傾囊相助。

一名在泰國普吉島支教的英語老師。(路透社)總體而言,全球超級富豪2020年在慈善公益貢獻了1750億美元(約2235億新元)。這約莫等於美國政府同年在教育、就業和社會福利的總支出。

據Wealth-X數據顯示,全球估計有29萬6930名「超高凈值人士」,平均每人捐出了59萬美元。每年捐款額呈4.1%增長,但這遠遠不及他們積累財富的速度。

全球貧富差距依然在逐年擴大。

Wealth-X預計,2021年超級富豪資產預計比五年前多了54%,比十年前翻了近一倍。


相关文章

  • 法新社:緬軍空襲學校 20名兒童和兩教師喪命
  • 當和事佬調解失敗 泰國男子慘遭槍殺
  • 菲律賓今天舉行中期選舉 兩大政治家族激烈競爭
  • 泰國迎來夏季風暴 全國80%地區將下暴雨
  • 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搜救行動正式結束
  • 獅城留學中國富二代自導自演綁架勒索案 兩人被控上庭不認罪
  • 子女反對外出工作 泰婦疑情緒低落跳塘身亡
  • 泰國冠病病例持續增加 上周死亡人數增加一倍
  • 馬國警方聯邦後備隊羅厘與載石羅厘相撞 羅厘側翻十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