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金錢相對匱乏的年代,家中即使再貧困都要絞盡腦汁把孩子送往學府念書,圖個好未來。
現如今日子過得較富裕了,一些人甚至成功躋身超級富豪行列,亞洲人在積極發展與回饋教育事業上,卻始終薪火相傳。
財富研究機構Wealth-X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亞洲富豪雖在慈善事業上落後於北美和歐洲富豪,在捐款時相對較「摳門」,可一旦涉及教育資助,他們就變得十分熱衷與投入。
對於普通人來說,亞洲富豪上百億美元的慈善捐獻已是一筆天文數字。然而比照其它地區,北美富豪(905億美元)和歐洲富豪(520億美元)的捐款額明顯更多。
興許是文化不同使然,亞洲富豪更傾向於把金山銀山暗自藏好,不對外張揚,也不大肆捐款。
亞洲超級富豪人數比歐洲整整多出15%。這麼看來,以人口基數不大因此善款總額積攢不多作為理由,似乎也不怎麼說得通。報告稱,他們捐款少的現象,或許可以歸咎於:
「部分原因是文化和當地監管的因素。雖然當地非營利機構正在迅速擴充,但覆蓋的範圍還不夠廣。另一個特點是,他們的富裕人口比北美和歐洲年輕得多。」
亞洲超高凈值人士的捐款平均年齡為60.3歲,北美為68歲,歐洲則是63.9歲。早前有研究表明,年紀大的人更有意願參與投入慈善公益活動。
知識就是力量 教育事業尤其受益,常年都是富豪們熱衷捐助的對象。
北美、歐洲和亞洲富豪的捐贈總額中,教育類資助占了47.3%至62%。報告稱:
「特別是在亞洲。那些旨在改善教育設施、授課標準和學習機會的慈善活動,遠遠超過其它公益事業。」
北美富豪的捐款傾向則有別於亞洲,多資助當地高等學府、回饋母校,而並非在優化當地基礎教育上傾囊相助。
據Wealth-X數據顯示,全球估計有29萬6930名「超高凈值人士」,平均每人捐出了59萬美元。每年捐款額呈4.1%增長,但這遠遠不及他們積累財富的速度。
全球貧富差距依然在逐年擴大。
Wealth-X預計,2021年超級富豪資產預計比五年前多了54%,比十年前翻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