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的人力管理到底为什么有效

2021-10-23     缘分     17080

海底捞的人力管理到底为什么有效

海底捞的人力管理到底为什么有效

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教授方博亮在SPIRE产学会议上分享观点

海底捞有一套公平、透明、畅通的内部晋升通道,从管理线、技术线、后勤线三个通道让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机会晋升。

在海底捞很难看到空降的领导,不论你是什么学历都要经过基层的锻炼。一线所有的高管,包括店长必须从最基层的员工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升级上来。只有通过基层考验的员工才是海底捞需要的人才。

这种晋升制度,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了公平,看到了希望,让有能力和追求上进的员工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发展的方向。新晋升的店长或者储备店长也可以自建队伍,开拓新的门店。

为了防止工作懈怠,海底捞的职位可升可降。如果店长考核不能达标,将被降到最低一级,而不是只降一级,因为这一级是为更低一级的人提升保留的。被降职的店长一般会保留原薪一年,在小区经理的帮助下,重振旗鼓。

03

用得好

首先,海底捞门店运营实行店长负责制。如果现场用餐顾客有任何抱怨,不管是关于服务、饮食,还是卫生或其他,都是店长的责任,店长的考核要扣分。店长有责任帮助员工成长,发现员工需要改进的地方,安排员工到最适合的岗位。

其次,能者多劳、人尽其能;多劳多得、按件计酬。海底捞会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来安排工作量。比如服务员,能力越强的服务员,照看的桌位就越多,得到的报酬就越高。所有员工都知道,只有提高效率才能提高薪酬。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两个人产出的效益等同于三个人,在总人力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人尽其才,每个人可以挣得更多。

第三,实时监测店里用工编制,合理配工。餐饮业有很强的用工波峰和波谷,在用餐高峰期(午餐和晚餐时间),桌台对服务员的需求量最大;而在早上和下午,则是厨房最忙的时候。因此,海底捞实行相对灵活的上下班时间,不要求服务员早早上班。在客人少的时候(如下午),鼓励服务员到厨房帮忙增加个人收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掉。

第四,利用现代科技,克服人力的不足。比如传菜机器人可以保证食材的卫生,开发用餐支付接收系统,可以支持各种支付方式及各个APP的营销活动,包括支付宝、微信、信用卡、借记卡、各银行的APP等,减少收银员的工作量,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海底捞管理层和员工倾心的付出,换来了客户的高满意度和高回头率。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也为新加坡其他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新冠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是巨大的,餐饮业遇到的问题,海底捞也不会幸免,尤其是政府对聚会人数的限制,对海底捞这样以社交为属性的餐厅,冲击会更大,如何健康地走出疫情,也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个难题。

店长负责制下的“师徒制”意味着培训新员工需要较长时间,当门店数量快速扩张时,需要警惕服务质量下滑的问题。

海底捞的人力管理到底为什么有效

海底捞在新加坡开设第15家分店(资料图片)

另外,海底捞的激励机制、工作方式,似乎更适合年轻人。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员工老龄化问题还不是特别突出,但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海底捞近年来主打的“科技牌”,某种程度上也是为解决老龄化做准备,推行智慧餐厅的背后,实际上是将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交给机器人,解放更多劳动力,让人的工作聚焦于个性化服务,更注重智慧和经验,而非体能情况,冲淡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同时,海底捞正在试水多元化发展的内部创业项目,其初衷源于创始人对老龄化的思考,当员工年龄大了之后,是否还有适合其节奏的工作。通过内部孵化的方式,为年龄大的员工提供适宜的岗位,也是解决员工老龄化问题、提升就业保障的有益尝试。

从这一点上,亦可看出海底捞超前布局的思维及行动力,能够为其他服务业提供参考。

文章首发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连结

原题为“方博亮、楚军红:以有效人力管理提高服务业生产力 ——海底捞的经验”

作者:方博亮(Ivan Png),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及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杰出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服务生产力和创新研究”(SPIRE)项目首席负责人;楚军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SPIRE项目联席负责人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