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打包鴨飯不要飯,新加坡鴨飯店:沒有這樣賣!

2024-11-06

最近,新加坡一名食客李先生因嘗試購買“不要飯的鴨飯”而引發了一場社交媒體上的熱議。他在大巴窯地鐵站附近一家燒臘店遇到了一次不愉快的購物經歷,只因他提出想要點一份6.90新元的“鴨飯但不要飯”,卻遭到了店家的拒絕。店方表示,如果只想買鴨肉,最少得點22新元的四分之一只鴨,令李先生相當不滿。事件一經曝光,立即引發眾多網友的討論,圍繞“顧客至上”與“商家規定”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食客訴苦:想要“鴨飯不加飯”卻遭拒 42歲的李先生透露,當天他下班後經過這家燒臘店,突然想吃鴨肉但不想浪費白飯,於是便向店員詢問能否點一份“鴨飯但不要飯”。他表示,自己完全願意支付全額6.90新元的價格,沒想到卻遭到了女員工的直接拒絕。對方告知他,店內有老闆的指示,“沒有這樣賣”,並且推薦他購買單獨的鴨肉套餐,價格從9.5新元起,最少需買22新元的份量。

 

 

李先生對此十分不解,認為這樣的小小請求不應該遭到拒絕。他表示,自己過去在其他燒臘攤位曾成功購買過一份單獨的鴨肉,並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家店不行,難道是對顧客要求的靈活性不夠嗎?”

店方回應:經營成本高,不能單賣少量鴨肉 針對李先生的投訴,記者專程走訪了該家燒臘店,並向老闆娘莉莉安了解情況。莉莉安坦言,她們的餐館並非普通咖啡店的攤位,而是經過裝修升級的小餐館,因此在銷售模式上有別於傳統的小攤販。她表示,如果讓顧客點鴨飯卻去掉飯只要鴨肉,不僅不符合店裡的規定,視覺上也“不好看”,會破壞店內產品的完整性。

她進一步解釋道:“我們售賣的是從馬來西亞進口的新鮮鴨肉,加上店面成本、員工薪資和消費稅,才決定這樣售賣。

 

6.90新元的一份鴨飯只有四五片鴨肉,如果只賣鴨肉而不配飯,既影響經營收益,也對其他顧客不公平。”莉莉安還指出,鴨肉成本高,單獨出售較少量鴨肉不符合他們的經營考量,因此,店內規定只單賣鴨腿或四分之一只鴨。

 

網友看法兩極:支持顧客還是理解店家? 李先生的經歷在網絡上曝光後,立即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部分網友表示支持李先生,認為“顧客至上”的原則應該是商家服務的基本標準。

一位網友留言道:“顧客都願意支付6.90的全額價錢,不多點一項服務應該沒什麼問題。”還有網友批評店家的經營方式不夠人性化,覺得他們應該對顧客的需求更具彈性。

然而,也有網友支持店家的做法,認為商家有權制定自己的經營規則,畢竟鴨肉成本高昂,不能隨便打破既有的銷售模式。一位支持店家的網友留言說:“小店要生存已經很不容易了,鴨肉本身成本也高,商家有自己的成本考量也很合理。”有網友甚至指出,李先生的訴求雖然合理,但既然店家已經做出明確的銷售規則,顧客應該尊重商家的經營方式。

“態度不好”引爭議:是誤解還是店家服務不足? 除了“鴨飯不加飯”這一爭議,李先生還抱怨女員工的態度問題。

 

他提到,在點餐時,女員工表現得“態度不好”,讓他站在原地等了十分鐘,感覺自己“被瞧不起”。這也讓他對整個消費體驗感到不滿。不過,記者在店內採訪時並未遇到類似問題,女員工在20秒內前來接待,態度友善且回答詳盡,似乎與李先生的經歷有所不同。

 

老闆娘莉莉安則回應稱,店內員工是經過培訓的,通常對顧客的服務態度會保持友好,李先生的投訴是店鋪20年來第一次收到的此類投訴。她也強調,自己一直秉持著以客為尊的理念經營小店,可能是員工的表達方式被誤解,導致李先生感到不快。

結語:消費者需求和商家規定之間的平衡 此次“鴨飯不加飯”事件表面上是一次消費糾紛,但實際上也揭示了顧客需求和商家規定之間的矛盾。在商家看來,每份產品的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顧客,也確保店鋪的運營效益。而對於顧客而言,消費時享有一定的靈活選擇權也尤為重要。

無論如何,這件事提醒商家在與顧客溝通時需要更加耐心,也提醒顧客理解小本生意的經營不易。最終,或許顧客與商家之間可以找到一種平衡,讓顧客在享受優質服務的同時,也能體諒店家的成本考量。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
  • 70年風雨兼程!新加坡員工轉型之路背後的進化史
  • 新加坡新內閣名單出爐!四十多歲就當部長的可不少!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新加坡的內閣是怎麼組成的?【新加坡百問百答96】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猜不到吧!掌握內地富豪最多秘密的人,居然藏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