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由CAPITAL 958資深主持人邱勝揚(左二)主持。來自「中華麵館」的顧國新(左一)、「以馬內利娘惹家常美食」 (Emmanuel Peranakan Cuisine)的林安妮(右二)、以及「亞正板面魚片湯」的鄭安居(右一),與公眾分享他們從事小販行業及烹煮美食心得。(圖:關佑昇)
近些時候物價上漲,所購買的原材料費用和其他成本跟著紛紛上漲,但三位受邀參加「新加坡小販美食談」的攤主表示,儘管物價上漲,成本增加,他們仍設法確保顧客負擔得起小販中心的小販美食。
由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主辦的第二系列「小販美食談」,昨天(9日)上午在馬林百列中路第84座寶龍坊小販中心拉開第二場的序幕,請來該小販中心的三位攤主分享他們從事小販行業及烹煮美食心得,他們也就物價上漲如何幫助顧客等課題發表意見。
參與者仔細聆聽三位小販攤主的分享。(圖:關佑昇)
以售賣娘惹餐著稱的「以馬內利娘惹家常美食」 (Emmanuel Peranakan Cuisine)攤主林安妮說,原材料上漲使她在售賣食物時遇到困難,甚至為了確保售賣的美食保持廉價,她不惜放掉一些美食不賣,以減少成本。
參加美食談的三位攤主在他們的檔口留影。(圖:關佑昇)
林安妮:開業至今仍保持舊價
她說,為了讓顧客享用她的美味娘惹美食,從開業至今,她仍保持舊價,未提高食物售價,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負擔得起。
現年60歲的林安妮,從事小販行業近40年,作為第二代傳人,早年幫母親賣菜飯,後來她專注於娘惹家常菜。她的攤位以特色娘惹椰漿飯、烏打、仁當雞腿和印尼咖喱雞腿著稱,深受顧客喜愛。
56歲的鄭安居在小販中心內經營「亞正板面魚片湯」攤位,前後長達25年,他以親手製作的麵粉粿和創新的豬肉丸,贏得了顧客的廣泛好評。
鄭安居:靠薄利多銷維持經營
鄭安居說,物價上漲成本提高,是他們頭痛的問題,但他仍努力在創新的同時,也為顧客提供負擔得起的美食。
他說:「市場上很多店家都在漲價,但我們始終保持價格不變。由於物價上漲,原材料尤其是麵粉的成本增加了,我們只能依靠薄利多銷方式維持經營,希望用大眾化的價格回饋社會。」
56歲的顧國新在小販中心經營「中華麵館」已有十年,他的攤位以紅油抄手和番茄雞蛋面聞名,為食客提供獨特的中華麵食體驗。
顧國新:顧客對價格上調錶示理解。
顧國新表示,物價上漲使他必須微漲食物的價格,但是許多顧客都對價格上調錶示理解。
他說:「其實很多東西都在起價,原材料起價不用說,送貨的運費也在起。除此之外,還有水電費等等,因此微調一點是合情合理,不然很辛苦賺不到錢。」
馬林百列商聯會主席程文興致開場詞,感謝出席者支持小販文化。(圖:關佑昇)
早些時候,馬林百列商聯會主席程文興在致開場時,特別感謝三位受邀上台分享的三位小販。他說:「我們有幸邀請到這三位敬業樂業的小販與我們分享他們在經營、傳承與創新的心得,也感謝他們保持對傳統美食的熱愛。」
他也對出席者支持小販文化感到無比欣慰,他說,小販中心不僅是享受美食的地方,更是新加坡豐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攤位背後都有他們獨特的故事。
出席的聽眾和讀者都對「小販美食談」活動讚不絕口,認為非常有意義。(圖:關佑昇)
參加者:了解小販的艱辛
今天受邀參加這項美食談活動的參與者有50位,他們都是CAPITAL 958電台的聽眾和《8視界新聞網》的讀者,許多出席者還是第一次參加這場活動。 活動由CAPITAL 958資深主持人邱勝揚主持。
32歲的參加者吳維揚是從《8視界新聞網》得知「小販美食談」這個活動,特地報名並從景萬岸來到馬林百列參加這項活動。他表示,能夠參與並從中了解小販的艱辛是很有意義的。
他說:「通過這個活動,我學了很多,了解小販是如何經營生意,他們如何應付物價上漲,以及了解新加坡的小販文化的發展。」
75歲的潘炫霖是第一次參加「小販美食談」,他通過CAPITAL 958電台得知有關活動,與家人一起報名參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說:「很感激全國商聯總會舉辦這場活動,讓我們品嘗很多食物,還給我們一些禮包。從這個活動中,了解到新加坡的小販文化和小販美食,也知道小販們賺錢不容易,相當辛苦。 」
出席者現場也品嘗了小販們烹煮的多道美食。(圖:關佑昇)
除了聆聽三名小販攤主暢談經營小販美食的心得、心路歷程和面對的種種問題外,出席者也品嘗和享用這些小販們烹煮的美食。
與此同時,他們也獲得由人月牌公司贊助的雞精禮包、JiaTaste私人有限公司贈送的蝦面醬,以及由東豐金莊贈送的一枚七彩電鍍足金生肖盾。
第二系列「新加坡小販美食談」的贊助商為Infinite Family Fund Pte Ltd。第三場「小販美食談」將於後個星期六(23日)在馬西嶺巷第20座熟食中心舉行,時間是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第四場「小販美食談」則於12月7日在實龍崗花園熟食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