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收入有限,應該先顧教育金還是養老金?

2024-11-11

收入有限,先顧教育金還是養老金?

隨著中國新推出的「延遲退休的法案」落實後,我們普通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年限中增加自己的收入,創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成功,而靠領工資卻只能解決家庭的溫飽,好的可以奔小康,但是結餘太多卻不可能實現。

隨著退休年齡的推後,大家都會去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以後的養老環境還會有當今50,60,70年代的父輩們的養老環境優越嗎?新聞上經常出現現在80-00年代的後輩們的工資都不及父輩們退休後的工資,社會出現了極度的不平衡狀態,更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啃老」。

當然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配「啃老」,更多的80-00後要兼顧三代,祖父輩,父母輩及自己的孩子,僅靠著自己微薄的工資去支撐著三代的生活,那麼普通人如何在收入如此有限的情況下,到底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教育金還是自己的養老金呢?

這個問題給大家建議是優先選擇養老,因為教育金可以貸款,但養老無法貸款,兩個只能擇一的情況下,如果把資源全部砸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意味著你承擔了風險,需要靠孩子養老。

我們很多中國家庭或是東南亞家庭都會優先選擇教育金,畢竟我們傳統觀念里認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應該是華人或者是東南亞民族的文化傳統。

我一直認為,父母給孩子最大的禮物,應該是自己的養老金。在老齡社會到來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解決好自己的養老,就等於把責任全部推給了孩子。那個時候你的孩子可能面臨的是一個經濟低速成長的時期,同時他身上背負的責任可能更重,有可能要同時負擔兩個家庭。

如果我們沒有把自己的養老問題解決好,與此同時壽命又越來越長,所謂的「久病床前無孝子」或者「長壽變成一種詛咒」的悲劇,說不定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要想幸福地走完自己人生的下半程,要想給孩子留下最溫情的一面,首先應該準備的是自己的養老退休金。

另一方面,教育問題到來的日期會比養老問題來的早。一般情況下,孩子上大學的時間會比父母退休時間早十幾年,大家覺得緊急的事情優先度應該會更高。

在一個逐漸發展的社會裡,孩子將來如果能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有很多方法能拿到助學貸款、扶貧補助,或者孩子有出息,還能拿到獎學金。

當然,一個好的理財規劃並不希望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動用政府扶貧的資源,可如果必須放棄一個目標,我們應該放棄的一定是教育,優先確保養老,這在西方國家已經是共識,可在我們國內,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優先級排序。

當然如果你預測自己未來的財務不會有大好轉,還是應該先考慮養老,如果你認為自己只是現在一時困難,兩口子的收入將來會越來越好,這樣就先考慮孩子十幾年後上大學的問題,再考慮養老也是可以的。

但一般而言,這種情況的前提是整個中國的家庭或者國民收入是快速成長的,從絕對的理財意義上,或者說在收入沒有大幅增長的社會下,存養老金才是為自己負責,養老金才是應該優先處理的理財目標。

「愛人先愛己」並不是一種自私的行為,而是一種智慧。它告訴我們,在愛自己孩子的同時,也要先學會愛自己。因為只有當我們真正愛自己時,我們才能夠擁有足夠的能量和能力去愛孩子。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
  • 70年風雨兼程!新加坡員工轉型之路背後的進化史
  • 新加坡新內閣名單出爐!四十多歲就當部長的可不少!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新加坡的內閣是怎麼組成的?【新加坡百問百答96】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猜不到吧!掌握內地富豪最多秘密的人,居然藏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