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錢多人傻? 政府提出新法讓警方有權「凍結」受騙者帳戶

2024-11-11

有數據證明,新加坡人錢多、人傻,特別受詐騙分子「青睞」。

從2019年到2023年,本地詐騙案數量上升近五倍,從約9500起增至約4萬6600起。單單是2023年,詐騙金額就達約6億5200萬元。

最可怕的是,很多受害者是心甘情願把錢轉給不認識的人,詐騙者無需直接控制受害者帳戶,而是通過各種手法操縱,坐等肥水流進來。

就說今年上半年,86%的詐騙案是「自發轉帳」。

受害者就在我們周圍,各種詐騙術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詐騙技倆人們耳熟能詳,那些這麼容易中招的人難道真的那麼無知天真嗎?

新加坡人容易受騙的個中因素,需要社會學者、心理醫生、執法當局去進行深入分析。與此同時,加強保護網的工作還是刻不容緩,就算是侵犯到人們的一點個人自由也在所不惜。

警方未來將有權「凍結」受騙者帳戶很多受害者是通過自動提款機轉帳給騙子。(海峽時報)內政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星期一(11日)在國會提出《防詐騙保障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Bill)。

法案授權警方在有理由相信受害者會向詐騙團伙匯款時,向銀行發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簡稱RO),限制受害者在一段時間內不能進行銀行交易。

發布限制令的決定取決於警方,前提是保護當事人,並且是在勸說都無效、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發出,但警方會考慮當事人或家人的意願。

限制令僅適用於通過數碼或電信渠道(例如電話、簡訊或網絡通訊)進行的詐騙案件,且沒有任何面對面的互動,不涵蓋傳統詐騙案件(例如受害者認識對方)。

限制令涵蓋的銀行服務包括自動提款機取款、所有信貸服務(包括信用卡交易、個人貸款),以及從銀行帳戶轉帳到其他帳戶(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PayNow和櫃檯轉帳)。

當局會在保護個人安全和避免過度給他帶來不便之間取得平衡,所以將建立機制,讓警方允許受限制的受害人提取固定金額的資金,用於日常開銷和支付帳單。

這項新法還得經過國會的二讀辯論,相信屆時必引來議員的熱烈發言。

新法將是世界創舉新加坡警方在中央商業區設立告示提醒大家小心詐騙分子。(海峽時報)這項新法是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創舉。西方國家以個人自由為重,新加坡的新法一旦落實,當成為國際研究的對象。

新加坡沒有先例可循,如何為了公眾的利益,在有可疑跡象時,警方引用法律讓受騙人及時驚醒,免得一些人把棺材本賠得不清不楚。

所以新法的執行,關鍵在於如何取得平衡,不會給人們造成不便。

過去幾年來,警方已經跟銀行界加強合作,給公眾更多的教育,提高他們防詐騙的意識。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方面執法也須要國際合作,單是保護公眾的利益還是不夠的,惡魔一直逍遙法外,任何保護措施都屬於被動的。

新加坡人防詐意識有提升新加坡儲蓄銀行11月2日在義順區舉辦協助民眾在線上保持警惕的活動。(海峽時報)非營利組織全球反詐騙聯盟(Global Anti Scam Alliance,簡稱GASA)和數據服務提供商ScamAdviser10月15日公布了《2024年亞洲詐騙情況報告》;報告數據來自對亞洲13個地區2萬4731人的問卷調查,當中新加坡人達1109人。

從去年8月至今年8月期間,詐騙團伙在亞洲13個地區(包括新加坡)估計騙取了超過6884億美元(約9041億新元)。

新加坡人的防詐意識顯然有所提升,受害者平均損失約2400美元(約3283新元),比前一年同期減少四成。但我們也不能高興得太早。

詐騙集團的手段和技術不斷提升,騙術人工智慧化,詐騙與防詐的攻防戰已上升到新一代的科技水平,各國的法律永遠落在後頭。

因此,各國的防詐立法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頭醫腳。新加坡的這項新立法搶在別人的前頭是一件好事,事不宜遲,值得國會大力支持。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中國富二代留學生綁架案,神反轉來了
  • 急診排長隊、抗原檢測儀銷量翻倍!新加坡新冠疫情還在升溫!
  • 【下周活動】Lady Gaga演唱會繼續嗨、星際寶貝主題樂園、小怪獸狂歡季...一起來玩啊~
  • 紡織產業年度盛會落地新加坡!解密ZARA、H&M的供應商為何會來
  • 新加坡這些建築多巴胺爆表,太出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