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假冒中國服務商詐騙案頻發,案發逾400起金額超千萬

2024-11-13

近段時間,新加坡出現不法分子冒充中國知名服務商的詐騙浪潮,眾多民眾受騙,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新加坡警方積極應對,持續追蹤案件動態,同時聯合相關機構大力宣傳防範措施,力求減少民眾損失並遏制詐騙勢頭。

1. 詐騙案件高發態勢

自 8 月底以來,新加坡警方接到大量相關報案。截至 11 月 11 日,已達至少 443 起,涉及金額至少 960 萬新元。

僅在過去兩個月內,就新增 397 起報案,涉案金額超 864 萬新元。

受害者頻繁接到自稱騰訊、微信或銀聯等中國公司或應用的電話,對方以保險等服務即將過期,不取消將從銀行戶頭扣款為由,誘騙受害者提供個人與銀行信息,進而通過共享螢幕等手段竊取帳戶資料實施轉帳,給受害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來源:聯合早報

2. 詐騙手段花樣百出

詐騙分子手段極其狡猾。他們首先假冒知名中國服務商客服致電受害者,編造服務過期需處理的虛假理由。

在與受害者溝通時,不僅要求提供個人信息及銀行帳戶詳情以 「核實身份」,還利用 WhatsApp 共享螢幕功能,暗中記錄受害者的銀行登錄資料和一次性密碼等關鍵信息,從而得以侵入受害者帳戶。

此外,他們還會採用多種輔助手段,如安排受害者與假客服人員進行 WhatsApp 視頻通話,引導受害者進入設有實時客服的釣魚網站,甚至出示偽造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文件,使受害者誤以為真,一步步陷入騙局,多次轉帳後才發覺受騙。

來源:聯合早報

3. 警方防範舉措與呼籲

新加坡警方強烈勸誡公眾,切勿與陌生人共享手機或其他器材螢幕,堅決不向陌生人轉帳、透露個人及銀行信息和一次性密碼。

金管局也聲明無公眾個人財務記錄。警方倡導公眾採取 「ACT」 三步驟防範詐騙,即下載 Scamshield 應用、先查明對方底細、遇詐騙及時通報,並提供了多條求助熱線與網站信息,以助公眾防範詐騙。

來源:聯合早報

參考資料:

1.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41111-5328442?login=true&close=true,聯合早報


相关文章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慶建國60周年 榴槤攤日送600公斤榴槤
  • 1腳車道有縫隙 騎士訴人傷車損
  • 罰款高達6800萬!新加坡大規模打擊私宅短租違法行為!多家公司高層被控上庭!
  • 達士嶺五房式單位以158萬元轉售 刷新中央區紀錄
  • 福理會設750萬元基金 助社服機構提升項目成效評估
  • 三名女子被控組織親巴遊行 辯方稱不知行為違法
  • 49歲司機拒查逃逸被捕 涉身攜毒品偽證
  • 過去兩個月 共141輛車因非法改裝部件被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