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会发现新加坡老人出来工作比中国老人出来工作的现象更为普遍,尤其是当我们在小贩中心等场所就餐时,会发现周围收盘子,清理杂物,销售纸巾的人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Uncle和Auntie,游客们往往会觉得惊讶,新加坡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么,为什么这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要出来做工?
事实上,老人就业在新加坡并不是一个罕见现象。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调查,新加坡超过66%的55-64岁的老人依旧在工作,而超过40%的65-69岁的老人依然在工作,70岁以上的老人处于工作状态的,也超过4万人。
按照新加坡的风俗,超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习惯被称为“乐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晚年生活祥和安乐。可我们看到的这么多老人在工作,和乐龄这个称呼是不是有点名实不符呢?为什么他们在如此高龄,还需要去辛苦工作,不能在家享受退休生活呢?
1.新加坡老龄化问题严重,缺乏劳动力
新加坡是亚洲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新加坡政府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新加坡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9.1%,8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3.8%,也就是差不多5个人中就有1位达到65岁。并且新加坡老龄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4%,差不多4个人中就有1位达到65岁的年龄。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新加坡,单纯靠65岁以下的居民工作来供养老人,是不实际的,而依靠政府提供养老补贴,又会造成庞大的财政负担。
2.政府采取低福利政策,不工作难以满足个人日常需求
与一些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养老金系统不是“年轻人养老人”,而是“自己养自己”。新加坡政府实施的,是一种名为“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简称CPF)的强制性储蓄计划。
在每一个新加坡人年轻的时候,政府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努力存钱,积累到自己的CPF账户中。为了鼓励新加坡人多存钱,少透支退休金,新加坡政府还规定,CPF的退休账户必须达到一定的存款额以后,才可以支取超出该额度的部分,年轻时存入的越多,退休以后每月可以提取的金额也越多。
这样的政策在激励新加坡人年轻时候努力工作的同时,也限制了新加坡人老了以后提取CPF以供生活的能力,很多收入不高的阶层人士,很可能到了退休年龄也很难每月领取足以覆蓋退休后生活成本的养老金。再考虑到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持续增加,那么对于这些人士,退休以后继续工作就是一个虽然有些许无奈但又是必须的选择了。
3.新加坡政府鼓励退休人士返聘工作并提供补贴
一方面是新加坡劳动力市场持续短缺,另一方面是新加坡老人有继续工作以贴补个人开支的需求,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
新加坡的退休年龄正在不断提高,目前新加坡的退休年龄是63岁,再就业年龄是68岁,新加坡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再就业年龄提高到70岁,以支持有意继续工作的年长国人。通过《退休与重新雇佣法》,政府保障老年人的工作权益,规定年满法定退休年龄且健康和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有权获得雇主的重新雇佣。同时新加坡政府也为聘请超过65岁员工的企业提供补贴,以减轻企业成本,并鼓励聘请年长员工。
新加坡政府鼓励老年人持续学习,通过就业与社会保持互动,并提供就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时代的职场技能,缩小同年轻职场主体之间的距离感。新加坡政府也计划提高55岁到65岁员工的公积金缴交率,加快他们的公积金账户增长,为退休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4.小贩中心控制成本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里有许多老人在工作,主要原因是新加坡政府对这些小贩中心的运营和定价进行了控制。新加坡政府规定,小贩中心的食物价格必须让老百姓负担得起,以确保所有人都能享用价格合理的食物。
这种政策鼓励了小贩中心的低成本运营,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压低运营成本。那么鉴于新加坡政府对老人再就业提供的补贴较多,老人本身要求的薪资也较年轻人低,小贩中心大量雇佣老年人进行较为简单的清洁工作,也就很自然了。
5.个人有工作意愿
虽然我们有可能会觉得,新加坡的这些老人为了养老还在努力工作,实在是有点辛苦,但我们也要考虑到每个老人的特殊情况。新加坡的社会结构和中国并不完全相同,父母和子女同住的状况并不普遍,子女成家立业以后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碌,陪伴老年父母的时间未必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在有余力的时候做一些工作,参与经济社会生活,除了填补家用这一用途以外,也是老人参与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小贩中心这样的摊位是新加坡居民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在这里工作可以和熟悉的社区居民保持联系和互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
总的来说,老人在新加坡小贩中心工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反映了新加坡的人口现状,经济发展和社会价值观,也展示了老年人在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的积极面貌。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老年人工作状况,也许对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