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從事餐飲或零售業 獅城年輕人連在這些行業當兼職工都嫌棄

2024-11-19

嫌工作時間長、時薪又少,新加坡人不愛從事餐飲業或零售業,原來從年輕時就有跡可循。

五年前,16歲的Vincent Seah首次「踏入」社會工作,就是在壽司店當兼職廚師。

Vincent接受《亞洲新聞台》採訪時說,這份工作的確讓他賺到了額外的零花錢,為日後進入職場積累了一些寶貴的工作經驗。

不過,這份工作也很累人,工作性質重複性強,工作時間也長,尤其是在用餐尖峰時段他更是發現自己應付不來。對他而言,這份兼職的時間也不夠靈活,因為餐館需要他每周至少工作三天。

21歲的他,目前正在理工學院攻讀體育與運動科學專業文憑。他說:

「自那之後,我就知道,我需要找性質更靈活、與我的學習領域有直接關係的兼職工。」

目前Vincent一邊上學,一邊兼職當教練,並在兩家私人健身房擔任品牌大使。

作為一名品牌大使,他的職責包括在輪班期間進行社交媒體營銷和管理健身房。這些工作沒有最低工作時間的要求,薪水也比餐飲行業高,不過他拒絕透露高出多少。

Vincent進一步解釋說,廚房工作的快節奏讓他在用餐尖峰時段偶爾會搞錯訂單。相比之下,在健身群體中所建立的聯繫,讓他找到更大的個人滿足感。

找兼職工不僅是為了賺錢也要體驗像Vincent一樣,好些新加坡年輕人在尋找賺額外零花錢或有意義地度過假期的方式時,都會刻意避開餐飲和零售業。

與其在快餐店擔任服務員或在零售連鎖店當銷售人員,他們更傾向於去當飛輪騎行的教練、寵物看護員、兒童保姆,或其他更符合他們興趣或未來職業規劃的工作。

這與招聘平台Indeed觀察到的趨勢一致。該平台顯示,自2023年10月以來,兼職包裝工、廚房助理和服務員職位的興趣降幅最大。

與此同時,數碼營銷人員、實習生和導師等兼職職位的興趣在同期增長最快。

Indeed的職業專家昌德(Saumitra Chand)表示,

這一趨勢可能源於年輕求職者,日益傾向於選擇那些不僅能帶來收入,還能提供有助於長期職業發展的技能和經驗的工作。

Z世代的孩子也算是挺有想法的,紅螞蟻回想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對自己將來的職業真的沒什麼規劃。

20年前,14歲的紅螞蟻的第一份兼職工,就是在親戚位於咖啡店的臘攤幫忙,負責點餐、送餐以及收拾桌面,時薪6元,一般只在周末早上繁忙時段工作五小時。工作半天就能賺30元已經非常滿足了,所以一做就是三、四年。

當時那份兼職工作還讓紅螞蟻有了意外收穫:從原本對福建話一竅不通,變得能夠聽懂一些點餐相關的福建用語。

當然,20年前也沒有這麼多酷酷的兼職工可供選擇。

濱海灣金沙酒店的餐館。(海峽時報)想要更愉快、更充實的兼職工作在年輕人看來,要兼職或打假期工,沒有必要從事像餐飲和零售業這種繁重、艱難且重複的工作。除了這些行業,職場上還有許多刻意提供更高薪資且不需要輪班的選擇。

他們認為,打工不一定是卑微的,也可以很有趣。

難道餐飲業和零售業已經被污名化了?

至少對青少年而言,這兩個行業的兼職工實在算不上是「愉快和充實的工作」。

他們希望能更有意義地利用自己的時間,並在兼職工作中尋求更充實的體驗。

17歲的理工學院學生H Sim: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客戶服務工作相當令人沮喪,而且我聽說服務行業的工作相當累人。」

所以,去年他決定到一家政府醫院的人力資源部當臨時行政人員,這樣就不需要和客戶打交道了。

24歲的大學生Vincent Koh也出於個人興趣當上飛輪騎行的兼職教練。

他沒有透露具體數額,只是說時薪「遠遠」高於他之前在餐飲行業的工作,僅通過教幾節飛輪騎行課程,就能賺到在餐飲業工作一個完整班次的薪水。

「能一邊賺外快,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我來說是雙贏的。」

與餐廳或零售店的兼職輪班不同,擔任飛輪騎行教練讓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授課時間。

「比如,在交作業或考試期間,我可以減少課程數量,而在假期時,我可以多接一些課程。」

凡事也有例外F1方程式的衣服零售店。(聯合早報)還是有一些年輕人選擇進入餐飲業和零售業,通常都是因為與他們就讀的課程有關。

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利用有限的課外時間來思考未來的職業生涯,因此傾向於利用這些時間來獲得相關的工作經驗。

對於目前正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攻讀商業學位的Alex Chan(24歲)來說,他並不介意在餐飲業兼職,因為他要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

目前他在咖啡零售連鎖店Bacha Coffee兼職,他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他喜歡與客戶互動。

他認為,能夠在Bacha這樣的高端零售商店內打工來磨練銷售和溝通技巧,是很寶貴的機會。

修讀部分時間護理課程的Hannah Soon(22歲)認為,反正以後肯定會到醫院實習,她覺得反而應該趁現在嘗試其他新事物。

喜歡零售工作的她,自16歲完成N水準考試後,就一直在零售業從事各種兼職工作。

她說,雖然工作時間很長,但這類工作也更容易找到,而且涉及的任務相對簡單,她對所提供的報酬感到滿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Nur Fitri Elyana目前在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修讀商學系本科,明年即將畢業。她很高興能夠從事各種活動的兼職推廣員,因為這讓她有機會在進入職場之前探索其他工作。

雖然這些職位可能與她未來的職業方向沒有直接關聯,但她認為它們可以幫助她培養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其他軟技能。

她也指出,這種短期性質的工作也非常適合她的兩個月假期。餐飲或零售工作一般需要工作至少三個月。

企業絞勁腦汁應對兼職工短缺問題義安城展銷會。(聯合早報)餐飲和零售業通常依賴兼職員工來運營,因為兩個行業內的工作所需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

一些企業僱主反饋說,請不到年輕人當兼職工的趨勢已持續了一段時間,這已經進一步加劇了他們一直面臨的長期人力短缺問題,一些僱主甚至擔心自己企業的可持續性。

餐飲企業The Social Outcast的主廚兼聯合創始人Aminurrashid Hasnordin說,自2019年首次開業以來,招聘年輕兼職工就變得越來越困難。現在情況更糟糕了。

為了適應這些趨勢,他們改變了經營模式,從休閒餐廳轉變為提供體驗式用餐的餐廳。現在,他僅靠另一名員工就能運營,不像以往至少需要10名員工。

他認為,如果人力問題以這樣的速度發展,更多的餐飲店將會倒閉。

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會長陳祖坤指出,現在的學生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這使得他們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從事兼職工作。

為了吸引兼職員工,一些餐飲企業提供例如每周四天工作制等福利。簽約獎金也是餐飲業招聘兼職崗位中常見的吸引手段。

咖啡連鎖店星巴克表示,公司三分之一以上的兼職員工年齡在21歲以下,大多數都是學生。星巴克稱,能請到年輕人,是因為提供「全方位」的福利,包括健康福利和景點免費通行證,以及與員工密切合作,制定「配合學業時間的個性化工作安排」。

職業專家昌德也認為,為了吸引年輕的兼職人員,僱主可以在招聘廣告中突出技能培養的機會。

「(同時)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並注重工作中的個人成長方面。」


相关文章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
  • 涉審計署大樓坍塌 泰國法院向17人發逮捕令
  • 曼谷電纜竊賊深夜作案遭電擊 三人落網
  • 泰國榴槤業者出新招 娃娃機里「抓」榴槤引熱潮
  • 馬國軍艇演習時失控撞上旅遊船 兩軍人受傷送院
  • 泰國百年佛寺原住持 涉挪用1173萬進行網絡賭博
  • 馬國學生穿錯校服 被老師大庭廣眾狂鞭致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