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过于僵化的界定方式,也常遭舆论批评容易挑起族群间得分歧。
一些马国民众也嘲讽,如果坚持所有店家品牌都要以马来文为主,那一些以英文命名的公司行号恐怕就要套上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字了。
到时,马国本土零售业者“Mr. DIY”只能改成“Encik Buat Sendiri”,意即“自己做先生”。
跨国披萨业者必胜客(Pizza Hut)就要改叫“Pondok Piza”,意即“披萨亭子”。
饮料业者“Tealive”要叫“Tehhidup”,也就是“活着的茶”。
便利超商7-11要叫“Tujuh-Sebelas”,念起来就是“七、十一”。
一名马国网民在马哈迪那则显然刻意挑起族群矛盾的贴文下留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
“我还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曾告诉我,马来西亚因各族间相亲相爱,环境和谐,有着许多善良的人们而闻名。请继续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平共处吧!”
身为国家前领导人却毫无该有的高度和气度,马哈迪看来确实需要接受这位网民小学老师的再教育。